紫苜蓿
小结
本品可食用,可用于:白血病、膀胱结石、急性黄疸型肝炎、神经痛、风湿、胃热、筋骨痛。
功能主治
清五脏,祛胃热,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舒筋络,解诸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神经痛、急性黄疸型肝炎及白血病。
性味
苦、平、涩,无毒,可久食。
归经
入脾、胃、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鲜品90-150克;或研末,3-9克。
注意
1《食疗本草》:"少食好,多食当冷气入筋中,即瘦人。" 2、姚可成《食物本草》:"芷蓿不可同蜜食,令人下利。"
别名
木粟,怀风,草头,光风草,蓿草。
化学成分
紫苜蓿每100克含蛋白质8.9克,糖类9.7克,胡萝卜素3.28mg,维生素C92.0mg,维生素B2 0.36mg,钙332mg,磷115mg,铁8mg。此外,紫花苜蓿中还含有苜蓿素及维生素B1 2和维生素K及皂苷、卢瑟醇等。
药理作用
1.有止咳平喘作用。 2.可治恶性贫血,可止血、补血。 3.有利排除毒素,防止便秘及肠癌。
临床应用
[食疗方选]: (1)紫苜蓿炒鸡蛋 [原料]紫苜蓿150克,鸡蛋3只,葱花、精盐、味精、食油各适量。 [制法]将紫苜蓿去杂洗净,切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锅上火加油烧热,下葱花煸香,倒入鸡蛋加精盐煸炒至成块,加入少量水炒至熟,并用铲子划成小块,再加入紫苜蓿炒至出味,加入味精,出锅装盘即成。此菜鲜香爽口,滋阴润燥,益脾清胃。对于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干咳、便血、痔疮出血、便秘、营养不良等病症有良好食疗作用。 (2)紫苜蓿烧豆腐 [原料]紫苜蓿250克,豆腐200克,精盐、味精、葱花、菜油各适量。 [制法]将紫苜蓿去杂洗净,切段;豆腐洗净划块。锅内放油烧热,入葱花煸香,加入豆腐、精盐和少量水,烧至入味时,投入紫苜蓿烧至入味,加入味精,出锅装盘即成。此菜鲜嫩可口,益脾胃,滋阴养血。对脾胃虚弱而致的腹胀、呕吐、消渴、便秘、痔疮出血等病症有食疗作用。 (3)紫苜蓿鱼片 [原料]鲜紫苜蓿250克,净黑鱼肉200克,鸡蛋1枚,葱、姜末各15克,精盐、味精、料酒、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紫苜蓿去杂洗净,切段;鱼肉洗净切薄片入碗中,加盐、味精、料酒抓匀,再加入鸡蛋清拌匀上浆。炒锅置中火上,加油烧至八成热,下葱、姜末煸香,烹入料酒,下紫苜蓿炒至断生,倒入鱼片,加盐、味精翻炒均匀,淋上香油,装盘即成。此菜质地鲜嫩,鲜香可口,健脾开胃,通便利肠。对胃溃疡和痔疮出血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4)凉拌紫苜蓿 [原料]紫苜蓿250克,精盐、酱油、米醋、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紫苜蓿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再过几次清水,沥干,切碎入盘,加入调料拌匀即成。此菜脆嫩鲜香,清脾胃,利大小肠,并可滋润皮肤,扶正祛邪。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