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骨折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闭合伤、骨折、骨擦音、畸形。

治法

手法复位 1)四肢大多数新鲜稳定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及外固定。 2)麻醉,可酌情选用局麻、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等。 3)按上述的复位与固定原则进行。持续牵引1)股骨骨折、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手法复位困难或严重肿胀的肱骨髁上骨折等,宜用持续牵引复位治疗。 2)小儿骨折可采取皮牵引。4周岁以内幼儿股骨干骨折,可采用 Bryant悬吊牵引,12岁以上儿童可用骨牵引,但应注意勿损伤骨骺。 3)在持续牵引的同时可加用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以纠正骨折端侧方移位和成角畸形。 4)持续牵引至骨折端出现纤维性愈合及较为稳定(一般3-4周)后可改用石膏管型、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亦可持续牵引至骨折临床愈合。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孟氏架外固定治疗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孟氏架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不破坏正常组织,无切口出血、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后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比如我们对36例经手法复位夹板和石膏固定治疗失败的三踝骨折脱位病人,应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踝关节固定复位器固定治疗。结果总优良率:91.7%,无针孔感染、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与文献对照,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73.1%,保守治疗失败而行手术治疗优良率83.3%。踝关节固定复位器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优势明显。中医正骨多维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已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列为优势病种项目。

临床表现

休克、软组织伤、出血、骨折。

检查

闭合性骨折的特有体征包括a、畸形、闭合性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b、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闭合性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c、骨擦音或骨擦感:闭合性骨折后,两闭合性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闭合性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闭合性骨折。但闭合性骨折的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感应在初次检查病人时予以注意,不可故意反复多次检查,以免加重周围组织损伤特别是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闭合性骨折如裂缝闭合性骨折和嵌插闭合性骨折,可不出现上述三个典型的闭合性骨折特有体征,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以便确诊。闭合性骨折的X线检查X线检查对闭合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凡疑为闭合性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闭合性骨折,深部的闭合性骨折、关节内闭合性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闭合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闭合性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闭合性骨折的类型和闭合性骨折端移位的情况,对于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骨折骨折闭合性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临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并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如掌骨和跖骨拍正位及斜位片,跟骨拍侧位和轴心位,腕舟状骨拍正位和蹀位,有时不遗确定损伤情况时,尚需拍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片,以便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轻微的裂缝闭合性骨折,急诊派片未见明显闭合性骨折线如临床症状较明显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此时,闭合性骨折端的吸收常可出现闭合性骨折线,如腕舟骨闭合性骨折。询问伤情包括受伤原因、时间、地点、受伤时身体姿势及何部先着地,如有创口或出血,还应询问创口处理经过,是否用过止血带及上止血带时间。全面体检注意有无休克、软组织伤、出血、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深度及污染情况。有无骨端外露,有无神经、血管、颅脑、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对严重伤员必须快速进行。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复杂的骨盆骨折或疑有椎管内骨折者,尚应酌情行体层片或CT检查。

病因

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