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胞宫虚寒、迟冷质、冲任虚寒、疮毒、带脉不固、带脉失约、肝肾不足、宫寒不孕、精血亏虚、肾阳不足、肾阳虚衰、肾阳虚证、虚劳、阳虚体质、阴疽、元阳不足、崩漏、不孕、齿迟、疮陷、疮痈不愈、创口不合、带下病、带下多、带下过多、耳聋、耳鸣、发育不良、黑蒙、滑精、黄褐斑、尿频、脓稀、神疲、瘦弱、头晕、痿痹、畏寒、胃溃疡、小便失禁、小儿五迟、囟门不合、行迟、性神经衰弱、性欲亢奋、眩晕、牙齿浮松、阳痿、遗精、早泄、齿脱、黑斑、筋骨痿软、目暗、腰背酸痛、腰脊冷痛、腰膝酸痛、肢冷。
功能主治
[1]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2]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3]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4]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托疮毒。主肾阳虚衰,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虚劳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筋骨痿软,小儿五迟,女子崩漏带下,阴疽。
性味
甘、咸,温。
归经
归肾、肝经。
用法用量
1-2克,研末冲服。
原形态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炮制
鹿茸片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灌入热白酒,并不断添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鹿茸粉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