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表寒、肺寒咳嗽、风寒、风寒表证、风寒感冒、风寒气喘、干姜体质、干姜证、寒痰、寒证腹痛、气滞、山岚、少阴阳虚、水湿、痰湿体质、痰饮、外感风寒、胃寒、胃寒呕吐、虚寒、阳虚、阳虚体质、阴盛、阴脏寒体、白癜风、鼻塞、齿痕舌、喘咳、跌打、恶寒发热、恶心、发热、反胃、泛吐清水、腹膜炎、腹痛、骨结核、骨痛、关节痛、过食生冷、狐臭、霍乱弧菌、急性胃肠炎、咳逆、咳嗽、肋间神经痛、流行性感冒、慢性阑尾炎、慢性胃炎、内伤生冷、扭伤、呕逆、呕吐、偏头痛、清利太过、妊娠恶阻、疝痛、伤寒杆菌、上呼吸道感染、舌麻、食物中毒、痰多、头痛、胃痛、泄泻、胸膜炎、腰肌劳损、腰痛、药物中毒、噎膈、鱼蟹中毒、晕动病、晕动症、支气管哮喘、中药中毒、唇麻、毛发脱落、呕恶、舌淡、苔白、苔淡黄、苔滑、苔腻、胃脘冷痛、胀满。
功能主治
[1]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2]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3]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性味
辛,微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用法用量
3-9克。
别名
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炮制
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
贮藏
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临床应用
(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2)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4)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