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感染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变形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尿酸碱度升高、发凉、发热、腹泻、肝肿、高热、咳嗽、咳痰、尿急、尿量异常、尿频、尿少、尿痛、脓痰、脾肿、气促、气急、血压降低。
治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仍为主要的抗变形杆菌药物之一。其他有氧哌嗪青霉素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也有效。
临床表现
按发病部位而异。 (1)烧伤后感染。变形杆菌常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其创面脓汁的检出率略低于绿脓杆菌。 (2)肺部感染。病人防御功能低下时,经呼吸通气设备、雾化吸入等各种导管而感染。病变大多数在下叶,发展迅速,肺叶及支气管可出现融合性实变,常累及胸膜。临床出现高热、气急、咳嗽、脓痰等。但其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从痰中分离出致病菌结合 X射线检查可以确诊。 (3)胃肠道病变。变形杆菌的肠毒素常引起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为胃肠炎或过敏性反应。若有进可疑食物史,共食者集体发病,粪培养检出变形杆菌则可以确诊。有时亦可引起婴儿夏季腹泻。 (4)泌尿系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下尿路梗阻时,细菌沿尿道上行引起感染。经泌尿生殖道器械检查或导尿等也可造成感染。表现同一般泌尿系感染,如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5)败血症。细菌可经胆道、泌尿道或感染的皮肤创面侵入血流。常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一起致病。 临床表现:同一般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如发热、白细胞数增高、肝脾肿大、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如四肢发冷、皮肤发花、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或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病因
Proteusinfection,变形杆菌感染,1970年代后期,有些国家的化脓性炎症疾病中约1/3涉及变形杆菌。此菌在混合感染中可致基础病恶化。其特征为起病急,胃肠道症状明显。常引起泌尿道、呼吸道、全身各部位的感染以及败血症。临床多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新霉素等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