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阻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湿阻、阴虚、细滑脉、弦细脉、湿证、虚证、地图舌、口干不饮、皮肤干燥、舌红绛、苔少、脱屑。
治法
常见病 1、黄疸 症见目黄,面、身灰黄,腰膝酸软,眩晕目涩,五心烦热,纳少肢困,脘痞腹胀,尿黄。兼见胁肋隐痛,视物昏花,潮热盗汗,咽干耳鸣,心烦不寐,口干口黏,下肢水肿,大便干结或溏滞,舌红或干裂,苔白腻或花剥,脉细濡。 2、肛周脓肿 症见局部漫肿平塌,皮色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慢,溃后脓液清淡不臭,溃口晦黯凹陷,有低热或午后潮热,食欲缺乏,消瘦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滋阴除湿,兼清虚热,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3、皴裂疮症见掌跖及手足背面皮肤干裂、粗糙,对称分布,伴有少量鳞屑、滋水,纳呆,便干,溲少,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治宜滋阴润燥,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4、干燥综合征 症见目干,口干,易疲乏无力,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或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滋阴润燥,除痹通络,方用滋阴养荣汤经验方加减。 5、龟头包皮炎 症见多由龟头包皮慢性炎症经久不愈,湿热内蕴不除,暗耗阴血。疮见龟头包皮处发红,表面光滑潮湿,或有脱屑,或见象牙色白斑,或见浸润肥厚,口干不欲饮或不多饮,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治宜清热利湿,佐以滋阴,方用滋阴除湿汤《外科全身集》加减。
临床表现
临床以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面目浮肿,舌质红,舌苔腻,脉细滑,伴见低热,盗汗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阴虚湿困证
病因
因阴液亏虚,湿浊阻滞所致。
疾病预后
阴虚湿阻证,中医病证名。指阴液亏虚,湿浊阻滞,以低热盗汗、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舌红苔腻、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于黄疸、肛周脓肿、皴裂疮、干燥综合征、龟头包皮炎等疾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