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睛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斜视、视力下降、视力障碍。
治法
治疗原则 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配戴适度眼镜,经保守治疗眼位不能完全矫正者,须手术治疗,有弱视者应配合弱视治疗。 其他治疗 小儿通睛日久,经针刺、服药及配戴眼镜均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矫正眼位。先天性内斜视原则上应尽早手术,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后天性内斜视根据斜视的眼位,可行内直肌的后退或外直肌缩短手术。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双眼向内偏斜,而眼珠转动如常等为特征的眼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部检查 角膜映光法检查,斜视眼偏向鼻侧,可伴有视力下降。眼球各方向运动均不受限,用任何一眼注视时其偏斜程度基本相等。 2、弧形视野计斜视角检查 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3、同视机检查 可确定斜视度、视功能级别、融合力等。 4、三棱镜遮盖法 可确定斜视度。
None
斗睛
病因
因先天不足,或脾虚筋肉失养,或高热伤津所致。
疾病预后
基本病因 1、先天禀赋不足,眼带发育不良而致目偏斜与生倶来;或眼珠发育异常,致能远怯近,日久目珠偏斜。 2、婴幼儿期长期逼近视物或头部偏向一侧,视之过久,致筋脉挛滞,日久导致目偏视。
预防
预防措施 1、婴幼儿时期不可让其逼近视物过久,仰卧时避免让头经常侧视一侧光亮处,以免久后形成斜视。 2、通睛患儿宜早期散瞳验光配镜。 3、患儿应注意增加饮食营养,增强体质,认真坚持治疗。
备注
通睛,中医病名。是指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向内眦偏斜的眼病。又名小儿通睛外障、双目通睛、娟目等,多自幼发病。自觉症状多不明显,常由家长或他人发现而就诊。病因多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长期逼近视物,视之过久所致。通睛类似于西医学的共同性内斜视。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