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5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氰化物、中毒、青紫、心悸、恶心、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昏迷、肌肉痉挛、角弓反张、痉挛、口苦、口涩、流涎、麻痹、呕吐、气短、身强、四肢抽搐、四肢无力、瞳神散大、头昏、头晕、心率减慢、胸闷、胸闷气短、血压降低。

治法

氰离子在体内易与三价铁结合,在硫氰酸酶参与下再同硫结合成毒性很低的硫氰酸盐从尿排出。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和供硫剂的联合应用可达到解毒目的。急性中毒时治疗: 1.使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物,如属口服中毒应立即用氧化剂溶液(5%硫代硫酸钠或0.02%高锰酸钾)洗胃,皮肤或眼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呼吸浅慢或停止者,立即给予呼吸兴奋剂或人工呼吸。 2.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放在手帕中压碎给患者吸入,直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 3.立即用亚硝酸钠(6-12mg/公斤)入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不少于10分钟,注意血压,一旦血压下降,应停药。 4.紧接着以相同速度注入50%硫代硫酸钠,必要时可在1小时后重复注射半量或全量。轻度中毒者单用此药即可。5.4-二甲氨基苯酚(4-DMAP)和对氨基苯丙酮(PAPP)为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轻度中毒口服4-DMAP和 PAPP各适量,中-重度中毒立即肌注4-DMAP,必要时1小时后重复半量。应用本品者严禁再用亚硝酸类药品,防止高铁血红蛋白生成过度(发绀症)。 6.钴类化合物:钴与 CN-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形成稳定而低毒的氰-钴化合物从尿排除。常用1.5%依地酸二钴(葡萄糖液配制)20ml静脉注射或40%羟钴胺素10ml缓慢静脉注射(0.5ml/min)。 7.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表现

急性氰化物中毒后的潜伏期与接触氰化物的浓度及时间有直接关系,吸入高浓度氰化物(>300mg/m)或吞服致死剂量的氰化钠(钾)可于接触后数秒至5分钟内死亡;低浓度氰化氢(<40mg/m)暴露患者可在接触后几小时出现症状,该型中毒患者呼出气和经口中毒患者呕吐物中可有苦杏仁气味。皮肤接触后会有皮肤刺激、红斑及溃烂。一般急性氰化物中毒表现可分为四期: (1)前驱期:吸入者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视力模糊;口服中毒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呼吸困难期:胸部紧缩感、呼吸困难,并有头痛、心悸、心率增快,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3)惊厥期:随即出现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甚至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 (4)麻痹期: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昏迷、血压骤降、呼吸浅而不规律、很快呼吸先于心跳停止而死亡。

检查

全血 CN-浓度测定有特异诊断价值,一般全血 CN-浓度<20μg/D L(7.69μmol/升)。氰化物中毒者的血 CN-浓度明显升高,最好在中毒后8小时内进行检测。中毒早期同时进行动静脉血气分析,显示静脉血动脉化趋势的特异表现,即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而静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动、静脉氧分压差减小至1%(正常为4%-5%)。

病因

氰化物为含有氰基(CN)的化合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分为无机氰化物(氰类)和有机氰化物(腈类)两类,前者主要有氢氰酸、氰酸盐(氰化钾、氰化钠、氢化胺、亚铁氰化钾等)、以及卤素氰化物(氯化氰、溴化氰、碘化氰)等,后者主要有丙腈、丙烯腈、乙腈等。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氰化物可引起急性氰化物中毒;而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氰化物或进食含氰甙的植物果实和根部(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白果等都含有氰化物)亦可引起急性氰化物中毒。口服致死量氢氰酸为0.06克,氰酸盐0.1-0.3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