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冲任不固、肝肾阴虚眩晕、骨痿、热证、肾虚、肾阴不足、肾阴虚证、心虚、心阴亏虚、虚风内动、血劳、阴虚潮热、阴虚风动、阴虚内热、阴虚尿血、阴虚体质、阴虚血热、阴虚阳亢、崩漏、赤白带、带下病、盗汗、肺结核、骨结核、骨蒸、健忘、惊悸、久咳、久痢、久疟、淋巴结核、慢性肾炎、目眩、脑震荡后遗症、衄血、疟疾、失眠、痛风、头痛、头晕、头晕目眩、痿证、小儿软骨病、囟门不合、腰痛、遗精、痔疮、子宫出血、不安、骨蒸劳热、筋骨痿软、经多、头昏、吐血。
功能主治
[1]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2]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性味
咸、甘,微寒。
归经
归肝、肾、心经。
用法用量
9-24克,先煎。
别名
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
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性状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 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 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炮制
龟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醋龟甲:取净龟甲,照烫法用沙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100公斤龟甲,用醋20公斤。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