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中毒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维生素D、中毒、ST段缩短、尿蛋白阳性、血钙升高、便秘、惊厥、贫血、肾衰、酸中毒、厌食、低热、恶心、烦渴、烦躁、腹泻、汗多、昏迷、精神不振、哭闹、尿频、呕吐、神志异常、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脱水、夜尿多、抑郁、运动障碍。

治法

1.维生素D中毒确诊后立即停用 Vit D制剂及钙剂,避免阳光照射,给低钙饮食。 2.控制感染,纠正脱水酸中毒。一般病例经以上治疗须较长时间方渐恢复,血钙约经2-3月始降至正常,肾功能可延迟18个月后才能恢复。 3.特效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且与 Vit D有拮抗作用。口服强的松1-2mg/公斤/D,1-2周后血钙即降至正常,一般连服2-3周停用,血钙不再上升。严重病例可根据血钙及X线照片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口服硫酸可减少钙的吸收,较大儿童可用1-2克。

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年龄较大患儿可述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 ST段可升高,有时可有轻度贫血。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孕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25羟 D增高,血钙升高(>3.0mmol/升(12mg/Dl)),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血浆胆固醇正常或升高。少数病例尿素氮升高,肾功能异常,如尿比重低且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有管型等。 2. X线检查 干骺端硬化带是维生素D中毒常见X线征象之一,但并非是特征性表现。 维生素D中毒的可靠X线征是: (1)尺桡骨干皮南骨模糊并有骨膜反应; (2)皮质骨松化或骨质疏松; (3)尺桡骨干骺端梗化带或"疏密"琏; (4)骨干皮质增厚致密; (5)腕骨化骨核钙化环增厚硬化。 以上5种X线征象中有同时出现3种征象,即可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当然还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及有 Vit D过量情况才能确诊。严重中毒者尚可见肾、血管、心脏及四肢软组织有转移性钙化。

病因

当机体大量摄入维生素D,使体内维生素D反馈作用失调,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调节使血钙沉积于骨与其他器官组织,影响其功能。如钙盐沉积于肾脏可产生肾小管坏死和肾钙化,严重时可发生肾萎缩、慢性肾功能损害;钙盐沉积于小支气管与肺泡,损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溃疡,或钙化灶;如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出现较多钙化灶,可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预防

1.掌握 Vit D预防或治疗用量,预防量每日口服不超过400U,应向家长宣传 Vit D过量的危害性,要按医嘱用药。 2.需要作突击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儿过去所用 Vit D剂量。中毒病例多数是在长期大量口服鱼肝油的基础上,再加 D2或 D3注射后更易出现中毒症状,故用注射大剂量前一定要掌握适应证。 3.用一般 Vit D剂量疗效不满意时,应检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后再决定是否用突击疗法。 4.一般营养性佝偻病的防治尽量避免大剂量VD突击,在必须应用大剂量 Vit D治疗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每月测定血钙有无中毒迹象,必要时每半月测查一次。 5.实践证明VD20U与40万 U效果相同,必须大剂量 Vit D突击治疗时,最好不超过20U,一般不用第二次注射。肝、肾及胃肠功能正常的小儿口服 Vit D与肌肉注射效果相同,口服安全,非必要时不用肌肉注射。

备注

维生素D中毒症是医源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3(胆钙化醇或胆维丁)和维丁胶性钙等引起。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