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抽搐、口角歪斜、难睁、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又称面肌抽搐,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㖞斜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一种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即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原发性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1.治法:活血通络,息风止痉。 2.手法:揉法、抹法、推法、拿法、按法、搓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印堂、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风池、风府、合谷、外关、阳陵泉、太冲、涌泉、前额、面部、颞侧胆经。 4.操作: (1)头面部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体侧,揉印堂穴1分钟;然后自印堂穴开始经阳白、太阳、四白、睛明穴分抹前额及面部,往返操作3~5遍;最后分推颞侧胆经5遍,按揉迎香、风池、风府穴各1分钟。 (2)四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点按合谷、外关、阳陵泉、太冲穴各1分钟;然后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来源
面肌痉挛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正气不足等,其病机关键是肝风内动,病位在面部。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外感风寒 颜面经络空虚,风邪或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邪气横窜颜面经络,气机不畅,经络痹阻以致面肌抽搐痉挛。 2.脾虚生风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不舒,肝阳上亢,肝气乘脾,脾虚湿浊内生,痰湿阻络,脉络不通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或素体脾气虚弱,引起气血生化不足,筋肉失养,致使面部肌肉痉挛。 3.血虚生风 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脉络空虚,腠理不固,风邪挟痰侵入面部阳明、少阳之经,致使颜面肌腠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利,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导致面肌痉挛。 4.肝风内动 肝藏血、主筋,若肝血虚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液亏少,筋脉失荣,虚风内动可导致面肌痉挛。 5.肝郁气滞 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若疏泄失职,则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经络通利失常;或肝郁化火,火极生风,风火相煽,风阳上扰或热盛动风,导致面部肌肉痉挛。
临床应用
1.临床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并安慰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身心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手法:操作宜轻柔,可以配合针灸、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及微血管减压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