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燥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虚证、燥热、洪数脉、细数脉、弦脉、弦数脉、虚热、虚证、燥证、便秘、心悸、便干、便结、唇干、大便秘结、盗汗、地图舌、多饮、耳鸣、乏力、烦渴、烦渴欲饮、汗多、口干、口渴、冷饮、脉滑实、脉虚细数、脉有力、目眩、尿多、尿量异常、尿频、尿甜、尿浊、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舌燥、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苔糙、苔干、苔黄、苔少、苔燥、体重下降、头痛、头晕、无汗、五心烦热、消谷善饥、消瘦、小便清长、心烦、心烦心悸、咽干、腰膝酸软、瘀紫。

治法

滋阴清热。常见病白喉临床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咽干舌燥而不欲饮,干咳无痰,喉核有白点或白膜融合成片状。低热,头昏,神疲,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解毒祛邪。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病因

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

备注

阴虚燥热证,中医病证名,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