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两虚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虚、脾虚、肺系虚、缓脉、脾胃虚、弱脉、舌齿痕、舌胖、细脉、肺证、脾证、虚证、鼻塞、便溏、唇淡、动甚、恶风、乏力、腹胀、倦怠、咳嗽、咳嗽气短、懒言、脉无力、面色发白、面色无华、纳呆、尿量异常、尿频、尿清、尿少、泡沫痰、气喘、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声低、食少、食少便溏、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苔白、苔少、痰白、痰少、痰稀、涕白、头昏、头胀、畏寒、无力、小便失禁、嗅觉下降、遗尿、指纹淡、自汗。

治法

治疗多以补脾益肺法,脾气旺则肺气易复,即为培土生金法。

临床表现

临床以久咳不已,动辄气短、喘促,咯痰清稀,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或滑,脉濡或弱,伴见倦怠乏力,言语声低,自汗,畏风,容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肺虚及脾,或久病虚损,肺脾两脏亏虚所致。

疾病预后

脾肺两虚,病证名。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