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栓塞、红细胞增多、复视、共济失调、脑水肿、偏瘫、抽搐、出血、昏迷、失语、头昏、吞咽不利、眩晕。

治法

包括针对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及针对原发病即栓子来源的治疗。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心脏功能,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的发生。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 是要改善脑循环、防止再栓塞、消除脑水肿、保护脑功能。针对栓子来源的不同进行对症治疗: (1)抗凝及溶栓治疗,对于心源性栓塞者,推荐早期、长期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危险分层可参考 CHADS2评分,抗凝治疗禁忌及非心源性栓塞者不推荐抗凝治疗,建议抗血小板治疗,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亦可能仅在早期发挥作用。 (2)对症治疗:出现颅高压者可给予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高渗脱水剂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也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血压明显升高者可适当给予降压治疗,在急性期还可适当应用一些神经保护剂保护脑细胞, (3)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要立即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出血加重和血肿扩大,适当应用止血药物,治疗脑水肿,调节血压,若血肿量较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禁用溶栓和抗凝药物,防止感染扩散,在脂肪栓塞时,可应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对本药过敏者)、5%的碳酸氢钠及脂溶剂(如酒精溶液等),有助于脂肪颗粒的溶解, (4)早期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早期恢复。外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防治脑栓塞也有一定的疗效。对伴有重度颈动脉狭窄(即狭窄>70%)者可酌情予 CEA,不推荐发病24小时内紧急 CEA治疗,脑水肿明显时,采用颅骨开窗减压或切除部分坏死组织对大面积脑梗死可能挽救生命。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CAS),或与溶栓治疗结合。对伴有颈动脉狭窄>70%者,可考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患者发病前多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或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 2一般发病无明显诱因,也很少有前驱症状,急性起病,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达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偶尔病情在数小时内逐渐进展,症状加重,可能是脑栓塞后有逆行性的血栓形成; 3根据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3.1大脑中动脉的栓塞最常见,主干闭塞时引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势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或豆纹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或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大脑中动脉各皮质支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引起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非优势半球可引起对侧偏身忽略症等体象障碍。少数半球栓塞可出现局灶性癫痫。 3.2大脑前动脉栓塞时可产生病灶对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瘫及上肢瘫痪,亦可发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碍及强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 3.3大脑后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减退伴丘脑性疼痛,病灶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各种眼肌麻痹等。 3.4基底动脉栓塞最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若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可出现四肢瘫痪、眼肌麻痹、瞳孔缩小,常伴有面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的麻痹及小脑症状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四肢瘫痪、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 3.5其他脏器栓塞的症状由于栓子顺血流流动,根据流动的部位不同,可以引起相应的器官的梗死,所以临床上常有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如视网膜、皮肤、粘膜、脾脏、肾脏等栓塞的临床表现。

检查

针对脑栓塞的辅助检查 (1)脑CT扫描:脑CT扫描表现与脑梗死相似,即发病24小时后CT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CT对于明确梗死部位、大小、及周围脑水肿情况有较大价值。若为出血性梗死,可见在低密度灶内可见高密度出血影。对于患病早期和怀疑病变部位在颅后窝或病变部位较小者应选择脑MRI检查。 (2)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CT。早期梗死灶在MRI上表现为 T1低信号,T2高信号,脑MRI弥散成像能较早反应新的梗死病变。 (3)脑脊液检查:一般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脑栓塞患者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出血性梗死时脑脊液中可有红细胞增多,脑水肿明显者,可有脑脊液压力增高。 (4) 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栓塞血管,如血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血管内膜粗糙等。DSA能够发现较小的血管病变并及时给予介入治疗;脑 MRA无创,简单,可以排除大血管的病变,帮助了解血管闭塞的部位及程度;血管超声检查经济、方便,能够及早发现大血管的异常并可探及微栓子的信号。 针对栓子来源的辅助检查 (1)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肌梗死等。 (2)超声心动图:能了解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脱垂、心内膜病变、心肌情况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还可了解异常心脏结构判断有无反常栓塞。 (3)颈动脉超声:能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有无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管腔狭窄等。 (4)血常规:对于感染性疾病有指导意义,如果血象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性疾病存在。 (5) X线检查:胸片检查可以发现胸部疾病如气胸、肺脓肿及心脏扩大等疾病,必要时做胸部CT扫描。 (6)眼底检查:主要是眼底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有时可发现眼底动脉血栓改变。 (7)其他检查:可根据栓子来源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肾脏、骨骼等检查。

病因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