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气滞血瘀、心律不齐、心血虚证、胸闷、胸痛、胸部病证。
心俞膻中巨阙内关心俞膻中巨阙内关
调气宽胸,通络止痛。主治心血虚损,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胸痛、胸闷、脉律不齐等。
心俞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胸部,不留针;膻中、巨阙、内关用热补法,使胸腹部及上肢有热感,留针30分钟。
各家论述
心血不足,气郁不舒,血脉瘀阻,痰湿内阻,皆可导致胸闷、胸痛等症。本方取内关为主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心包能代心受邪,心包经又联络三焦经,手少阳经“布膻中”,其络脉“注胸中”。内关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难经·二十九难》云:“阴维为病苦心痛。”针刺用热补法,可调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胸痛、胸闷、脉律不齐的常用穴,故有“心胸内关谋”之称。以心俞、巨阙、膻中为辅穴,其中心俞配巨阙为俞募配穴法,也是前后配穴法,能行心血,调心气,善治一切心脏的病变。膻中穴居胸之正中,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针刺能疏通经气,宽胸通络止痛,心胸内外病证均治。四穴相配,可奏调气宽胸、通络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1.胸痹心痛,心律不齐加郄门、丘墟透照海、厥阴俞交替使用,以行气活血,宣痹通阳。或加膏肓、足三里用补法,如针刺未效,心俞可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或艾灸7~14壮,以达补益心气、条畅气血的作用。 2.胸闷属气滞者加合谷、太冲以行气开郁。属痰饮内阻者加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以蠲饮化痰。属血瘀者加膈俞、血海以活血化瘀。
备注
1.神门、内关透外关、太冲,用平补平泻法。 2.耳针:神门、心、交感、肝,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