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产后、尿闭、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有恙。

治法

辩证要点 产后小便不通的辨证重在全身症状及舌、脉以别虚实。 治疗原则 治疗产后小便不通,应以"通利小便"为主。虚者宜补气温阳,化气行水以助膀胱气化复常,或滋肾养阴,通利小便。实者应活血化瘀、理气行水以利膀胱气化。因病在产后,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品。临证还应注意产后耗气伤津之特点,酌情选用补气与养阴之品,以防邪去正伤。 证治分类 1.气虚证 治法:补气升清,化气行水。 2.肾虚证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3.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临床表现

辩证要点产后小便不通的辨证重在全身症状及舌、脉以别虚实。小便点滴而下者,注意小便的色、质。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如小便清白,伴见精神疲鱼, 低弱,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者,多属气虚;小便清白,伴见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者,多属肾阳虚;若小便黄热,量少,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亏损;若小便正常,有产伤史,舌正常,脉涩者,为血瘀;若小便黄赤或混浊,炽热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者,大多由瘀久化热,瘀热蕴结所致。 证治分类 1.气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或小便清白,点滴而下,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低微,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2.肾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或小便色白而清,点滴而下,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3.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程不顺,产时损伤膀胱,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尿色略混浊带血丝,小腹胀急疼痛,舌正常或暗,脉涩。

检查

诊断要点 1.病史多有产程过长,手术助产,会阴侧切,产时产后失血过多等病史。 2.临床表现新产后尤以产后6-8小时后或产褥期中,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脉缓弱或沉细无力或涩。病证鉴别1.产后小便淋痛两者均为产后排尿困难。本病以小便频急涩痛,欲出未尽为特征,或伴有恶寒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 2.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闭塞不通或点滴而下,但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相关检查 1.腹部检查:下腹部膨隆,膀胱充盈,可有触痛。 2.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多无异常。

病因

产后小便不通,中医病名。是指新产后产妇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亦可发生在产褥期中,以初产妇、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为产后常见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产后尿潴留。若产妇经调摄6到8小时后仍未排尿,应尽早用中医中药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