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养血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面色苍白、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萎黄、月经后期、怔忡、经少、脉无力、脉细弱、脉虚大、舌质淡、四肢倦怠、苔薄白、补气生血、心悸。
气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益气养血。主治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妇女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针用补法,或灸法。
各家论述
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或年老脏腑功能衰退,以致气血两虚,气血亏虚则失其温煦濡养之功,故见上述诸症。气海、膈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海属任脉,居于下焦,为一身元气所系;膈俞为血之会,两穴相配。针用补法或灸之,以补益气血。足三里、三阴交:补益脾胃以益气血生化之源。
临床应用
1.若眩晕甚者加百会、血海,以升举气血,使之上荣;心悸怔忡甚者:加神门、巨阙以调心安神。 2.月经量少、闭经加脾俞、归来、次髎以补气血,调冲任;痛经加关元、次髎通经止痛。 3.乳少产后乳少,乳汁清稀,甚或全无,面色少华,加少泽、膻中、乳根,其中少泽为常用效穴,膻中调气催乳;乳根位于乳下,属足阳明胃经,取之可疏调阳明经之气血以催乳。 4.疮疡日久不敛属气血不足者,可加脾俞、血海,并于疮疡局部加用隔附子饼灸。
备注
1.气海、血海、足三里、脾俞、胃俞。针用补法,或灸法。 2.肺俞、心俞、肝俞、三阴交、胃俞。针用补法,或灸法。 3.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脾俞。针用补法,或灸法。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