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结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结证、阴证、寒凝、津亏、沉迟脉、沉脉、便秘、便结、不渴、肠鸣、唇淡白、大便秘结、腹痛、拒食、口淡、身重、苔白滑、小便清长、肢冷。
病因
(1)因胃肠阴寒凝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 《医学入门.燥结》:"不能食,脉弦微者,为阴结。" 《金匮翼.便秘统论》:"冷闭虚闭即阴结也。" 《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冷闭名阴结。"参见大便秘结、寒秘、气秘、湿秘、虚秘各条。 (2)脉象名。 《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备注
《景岳全书.杂证谟》:"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盖此证有二则,一以阳虚,一以阴虚也。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脏干稿,此阴虚而阴结也。"阳虚者,益其火则阴凝自化,宜右归饮、大补元煎、大营煎之类主之,或以人参当归数钱煎汤送右归丸、八味丸。阴虚者,治宜滋肾润燥,宜左归饮、左归丸、当归地黄饮、五福饮、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二者欲其速行,宜于前法中各加肉苁蓉二三钱。亦有将寒秘、气虚秘、湿秘等归为阴结。 《证治记补.秘结》:"阴结者,阴寒固结肠胃,血气凝滞而秘结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凉,大便硬闭,脉沉而迟,宜四物合附子汤,如久不大便而脉反微涩者,黄芪建中汤。"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