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喉鸣、呼吸困难、痰鸣、张口、不能卧、抬肩、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哮喘(Asthma)是指以发作性的呼吸困难,伴有喉间痰鸣,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及气候剧变时更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小儿及老年人多见。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疾病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术。
1.治法: 宣肃肺气,降逆平喘。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 2.手法: 推法、扫散法、拿法、搓法、抖法、擦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 3.取穴与部位: 桥弓、极泉、曲池、合谷、内关、外关、孔最、天突、膻中、中府、云门、定喘、风门、肺俞、膏肓、膈俞、脾俞、肾俞、头部颞侧胆经、头部五经、颈项部、上肢部、胸部、脊柱。 4.操作: (1)头颈部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其体侧,用拇指由上而下交替推左、右桥弓10~20次;然后扫散颞侧胆经5~10遍;最后拿五经、拿项后大筋各5遍。 (2)上肢部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其体侧,拿上肢,重点在极泉、曲池、合谷、内关、外关、孔最穴施术,每穴1分钟;然后搓抖双上肢、理十指各2遍;最后直擦双上肢内外侧,以透热为度。 (3)胸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从天突推向膻中,再从膻中向两旁胁肋分推20遍;然后按揉中府、云门穴,每穴1分钟;最后从锁骨下缘至季胁横擦前胸,以透热为度。 (4)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定喘、风门、肺俞、膏肓、膈俞、脾俞、肾俞穴,每穴1分钟;然后直擦脊柱,横擦肺俞、膈俞、脾俞、肾俞穴,均以透热为度。
来源
哮喘的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两类。证型有虚实之分:实者,多为外邪侵袭,或痰浊阻肺;虚者,多为精气不足,肺失宣降,肾失摄纳所致。实喘病位在肺,虚喘病位在肺、肾。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寒袭肺 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于肺,内则肺气壅塞,外则腠理郁闭,使肺失宣降,气道受阻而致哮喘。 2.风热袭肺 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热不得出,则肺气壅实,肺失清肃,导致肺气上逆而致哮喘。 3.痰浊阻肺 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生冷,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壅于肺,肺气不得宣肃,而致哮喘。 4.肺虚 久咳或平素汗出过多,导致肺之气阴不足,气失所主,肺气失于肃降,而致气短而喘。 5.肾虚 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导致肾不纳气,而致少气而喘。
临床应用
1.哮喘发作多为外邪引动伏痰,阻塞气道所致,其病程长,反复发作,顽固难愈。 2.证型有虚实之分,临床治疗应注意辨别,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 3.轻、中型哮喘可采取推拿治疗,疗效较好;而对于重型哮喘合并感染,应配合其他疗法,以防病情恶化。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