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燥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内燥、阴虚、虚证、燥证、便秘、干咳、皮肤干燥、皮肤皲裂、痰少、痔血。
治法
养阴清热、滋阴降火。
临床表现
泛指因阴液亏虚,或化生内燥,脏腑、官窍等失于濡养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疾病预后
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症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