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证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弦滑脉、弦细脉、不语、呆钝、淡漠、独语、多疑、寡言、脉浮大长、脉弦滑、脉弦细、情绪不稳、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腻、妄想、行为异常、易惊、抑郁、谵语。

治法

治法:取背俞穴为主,佐以原、络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心俞、肝俞、脾俞、神门、丰隆。 中医辨证 论治药物癫证 1、痰气郁结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方药顺气豁痰汤加减 2、心脾两虚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药养心汤加减狂证可分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等。以前者急重,故仅讨论此型。痰火上扰,多先有烦躁头痛,目赤面红,继而突然狂乱无知。逾屋上垣,骂詈叫号,打人毁物,不食不眠,脉象弦大滑数,舌质红绛,苔黄腻。 治疗痰火上扰 1.治则:清心涤痰,潜阳泄火。 2. 处方:定神、丰隆、劳宫、大椎、涌泉。定神位置: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处。 3.方义:定神为经外奇穴,可开窍定神,劳宫乃心包经之荥,清心定志,涌泉属肾经之井穴,肝肾同源,益肾水可降肝火,丰隆,法痰化浊,大椎清热潜阳而能醒脑。五穴共用,降肝火祛痰浊,醒心神镇狂越,标本兼顾,内外同治,以竟全功。 4.治法:定神宜斜刺向上1寸-1.5寸,平补平泻持续运针2分钟,留针,并作间断运针。涌泉穴,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余穴均用泻法,针刺深度宜适当加深,施强刺激,亦留针。 5.古方辑录《千金备急要方·卷十四》:"狂邪发无常,被头(即披发)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冲阳、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劳宫、大陵,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虚欠欷,喜笑不止"。 《扁鹊心书·卷中》:"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治法:光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 《杂病歌·心邪癫狂》:"涌泉一穴与心俞,登高而歌摄衣走"。 《针灸大成·卷九》:"发狂,不识尊卑:曲池、绝骨、百劳、涌泉"。 (1、痰火上扰治法镇心涤痰,泻肝清火方药生铁落饮加减 (2、火盛伤阴治法育阴潜阳,安神定志方药琥珀养心丹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临床表现

临床以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滞,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为特征的神志病。

病因

因先天遗传或性格缺陷,复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或由颅脑疾患、中毒伤神等所致。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