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痹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反胃、食管憩室、咽神经官能症、饱痛、乏力、面色无华、呕吐、神疲、体重下降、吞咽困难、消瘦、咽梗。
治法
1.肝胃不和证 证候:吞咽困难间歇发作,胸骨后有梗塞疼痛感,每因情绪活动而诱发或加重,嗳气,呕吐,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则:疏肝和胃。 主方:左金丸。 2.痰气阻膈证 证候:吞咽梗阻,进食迟缓,胸膈闷痛,呕吐痰涎黏液,嗳气,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祛痰理气宽膈。 主方:半夏厚朴汤。 3.痰瘀阻膈证 证候:吞咽梗阻,胸膈刺痛,呕吐痰涎,舌质暗红或带青紫,苔薄白腻,脉细涩。 治则:祛痰化瘀宽膈。 主方:通幽汤。 4.脾胃气虚证 证候:吞咽困难,胸膈痞满,呕吐食物或痰涎,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 治则:补脾健胃。 主方:六君子汤。
临床表现
临床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等为特征的脾系病。
病因
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使气机阻滞,胃气上逆所致。
疾病预后
中医病名。指食痹而吐。食管痹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