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识药辨微》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

本草名释与传说故事 【别 名】化皮《岭南杂记》,化州橘红《岭南随笔》,化州陈皮《本草从新》,柚皮橘红《中药志》,毛化《广西中药志》,化州柚,又名化州仙橘《岭南杂记》。 【基 原】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未成熟果实的外层皮。 【正名释义】本品为橘红之产于广东旧化州境者,故名。 【别名释义】化皮,简称也,药用其果皮。果圆形略扁,幼果密被白色绒毛,俗呼为“毛化”。《百草镜》云:“广东高州府化州出陈皮,去白者名橘红,今亦罕得。”其实化州橘红与陈皮,气味形色相似,故有人又称为化州陈皮。按《岭南杂记》云:“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唯此一株,以苏泽堂者为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化州橘红当时非常名贵,其皮厚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所结,均例具文报明上台大人,届期督抚差亲随跟同采摘批制。 【推演性能】按《本草乘雅半偈》云:“橘柚专精者实,实复专精者皮,皮布细窍,宛如人肤,即脉络、肉理、筋膜、子核,各有属焉”。“故橘柚力能转入为升,转升为出,即转合为开也。种种形证,悉从入从合,致胸中瘕热,水谷失宣,神明不通,气逆及气臭耳。下气者,出已而降,玉衡机转之妙用也。”其果以橘而色黄,人脾经,味酸可健胃消食,质润气香,则理气化痰,醒脾醒酒,润肺以止咳也。 【传说故事】按梁绍壬《岭南杂记》相传:化州橘红树,为仙人罗辨种于石龙腹上,共九株,各相去数步,以近龙井略偏一株为最,井在署大堂左廊下,龙口相近者次之,城以外则臭味殊。又有传说在近龙井下有礞石,礞石能化痰,橘树得礞石之气故化痰之力更胜。故梁氏家藏《苏泽堂化州橘皮》著有橘红歌曰:“右龙灵异不可测,首向青霄尾潜泽,有时声吼洪如鹅,有时喷沙白似雪,鸣或宰相应期生,鸣或科甲蝉联翼。由来州牧履其常,唯恐怪奇骇愚俗,亭碑鼓吹镇其头,眚镬累石填其穴,天生灵异无可凭,离奇屈曲化为橘。橘之为性温且平,能愈伤寒兼积食,消痰止嗽功更奇,谁先辨此真龙脉,价值黄金不易求,寄语人间休浪掷。”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