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卵巢、腹膜、间皮瘤、癌胚抗原升高、血糖降低、腹水、乏力、腹包块、腹痛、腹胀、腹胀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瘦、灼痛。

治法

1.手术治疗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若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接受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作病变切除、大网膜切除及部分腹膜切除,这样可减少肿瘤负荷,加强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效果,而且尚可缓解症状,暂时控制疾病,减少腹水的产生。局限型间皮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颇佳,弥漫型间皮瘤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机会极少,部分只能起到手术探查及活检的作用。 2.化学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比较少见,不易积累足够的病例、探索有效的化疗方案。初步经验认为化学治疗的有效率是0%-40%。化疗药中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达卡巴嗪(氮烯咪胺)、塞替派对间皮瘤有些疗效。近年来一致认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最为有效,尤其推荐腹腔化疗。从药代动力学来说,腹腔给药的效果是静脉给药的15倍。 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长期生存的人数最多。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腹痛、腹水和腹部包块。绝大多数患者有浆液性或血性腹水,增长迅速,尤其以弥漫型间皮瘤更为多见。腹痛多样,可以是无明确定位的灼热感或隐痛不适,亦可呈剧烈痉挛性腹痛,排尿、排便时加重,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个别患者可能产生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样物质,可发生低血糖症状等,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栓塞也比较常见。转移和临床分期:此瘤主要沿浆膜和间皮下组织增殖扩展,虽然可以累及腹腔内器官,但常常仅限于表面,很少侵犯深层组织。偶尔肿瘤还可以经横膈直接蔓延至胸腔及纵隔器官。

检查

1.腹水检查腹水呈血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比重高(多数>1.020),利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有大量的非典型、异型间皮细胞或肿瘤细胞则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由于其形态学的不典型性,常不能与增生的间皮区别,一般学者认为单凭细胞学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2.胃肠造影在胃肠造影时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1)由于腹膜广泛受累而造成肠袢改变,如小肠肠袢变形、活动差而固定。 (2)肠管管腔因外压可造成偏心性狭窄,甚至有梗阻的表现。 (3)由于粘连的瘤组织推移,常出现肠袢分布的异常。 (4)肠黏膜无明显破坏,消化道内见不到占位病变。这些变化并非恶性间皮瘤的X线特征,如可产生腹腔内多发性转移瘤以及一些广泛侵及腹膜的病变。一般来说,X线检查发现胃肠道有广泛受压变形、移位、排列异常等改变,而黏膜皱襞却无明显破坏时,应考虑到原发腹膜间皮瘤的可能。也有少数肿瘤可从浆膜面直达肠壁黏膜,造成肠黏膜破坏,形成溃疡。 3. B超检查B超除能准确报告腹水、盆腔等处的大瘤块外,还常能见到腹内肠袢粘连固定、肠壁不规则增厚,以及提示肿瘤腹腔内种植的异常回声波等,当肿瘤侵犯腹膜时,原连续均匀的腹膜线呈波浪起伏,可出现球形小结节、局限性片状增厚或不规则块状物。 4. CT检查CT主要表现为腹水、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和腹膜结节、大网膜和肠系膜受累、盆腔肿块、胸膜受累(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转移和腹腔慢性感染等鉴别。CT定期复查,对观察病变进展和疗效常是有用的。 5.血清 CA125检测。

病因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是比较罕见的肿瘤,它起源于间皮细胞或间皮下一种比较原始的先驱细胞。可以发生在任何被间皮覆盖的体腔上皮上,其中以胸膜间皮瘤最为常见,腹膜次之,而在心包膜及睾丸鞘膜极少见。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过去曾被称为腹膜癌病。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部分与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诊断比较困难,在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卵巢癌。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