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喘嗽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9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

俞府膻中天突肺俞三里中脘


理气止咳,益气化痰。主治哮吼喘嗽。

针刺补泻兼施。

各家论述

《针灸大成》​:​“哮吼喘嗽,俞府、膻中、天突、肺俞、三里、中脘。​”哮吼喘嗽为症状描述,与哮喘、顿咳等病证关系密切。若属哮喘,则为正虚邪实之证,以肾虚为根本,脾肺之气不足,痰邪阻滞气道所致的一类病证;而顿咳则为感受时行疠气疫邪引起的肺系时行疾病。外感时邪侵及肺系,阻于气道,肺失宣肃,发为哮嗽。日久可见邪气已衰,而正气亦虚,脾肺不足之证。天突、膻中:为任脉穴,膻中为气会,可通调胸中之气;天突,化痰利气。肺俞:​“肺为贮痰之器”​,取肺俞,可调理肺气。俞府:肾经穴,又居上胸部。既可补益肾气,又可通利肺气。​《本草纲目拾遗》指出“治肾咳,俗称顿咳”​,​《素问·咳论》​“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意。足三里、中脘: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中脘为胃之募穴。两穴相配,既可和降胃气,利枢机而助肺之肃降,又应“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以绝生痰之源。足三里又为补益正气之要穴,正气充足,抵御外邪有力。

临床应用

1.兼有外感风寒者宜配风门、合谷、尺泽,以加强祛风解表的作用。 2.感受燥邪,干咳少痰者配太溪、太渊以滋补肺阴。 3.小儿肺气娇嫩,若兼体禀不足,易发生惊厥、昏迷等变证应及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