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寒肺热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表寒、肺热、肺系热、浮数脉、滑脉、舌边红、表证、肺证、寒热错杂、喘病、感冒、哮病、鼻煽、喘息、恶寒发热、烦渴、烦闷、烦躁、汗出、咳嗽、咳痰不爽、咳吐不利、口渴、脉浮滑数、脉浮数、气喘、气粗、舌红、身热、身痛、失音、苔白、苔黄、痰稠、痰黏、无汗、形寒、胸闷、胸痛、胸胀、肢冷。
治法
1、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咳嗽,痰粘稠或黄白相兼,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清热,方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羌活、鱼腥草等。 2、咳嗽症见咳嗽声重音嘎,痰浓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恶寒鼻塞,或有身热,口渴咽痛,甚则气逆而喘。治宜散寒清热,方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 3、哮证症见喉中哮鸣,呼吸急促,痰黄难咯,烦躁,口渴,伴恶寒,发热,身痛等。治宜宣肺降逆,清热散寒,方用厚朴麻黄汤《金贵要略》。 4、喘证症见喘逆上气,胸胀或痛,咳而不爽,痰吐粘稠,伴有形寒身热,有汗或无汗,口渴。治宜宣肺泄热,方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黄芩、桑白皮、瓜蒌等。 5、失音症见猝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口渴,咽痛,烦热,形寒,气粗,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寒,兼清里热,方用大青龙汤《伤寒论》。
临床表现
临床以咳嗽或喘,咯痰黄白,胸闷,烦躁,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伴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外寒肺热证、肺热表寒证
病因
因寒邪外束,肺热内郁所致。
疾病预后
表寒肺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邪外束,肺热内郁,以恶寒发热,口渴,无汗,烦躁,咳嗽气喘,胸闷,苔黄白,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本证最易发生于秋冬季节,见于外感风寒,失治化热而表未解者。常见于感冒、咳嗽、哮证、喘证、失音等疾病中。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