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9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胃下垂、胃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痉挛。

胃脘痛(Stomachache)是指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脾胃虚弱等导致胃气失和、胃络不通或胃失温养而引起的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脾胃病证中最为多见,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要证候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 理气止痛。 2.手法: 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㨰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 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胃脘部、背部膀胱经。 4.操作: (1)胃脘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施术,时间约5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背部膀胱经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或㨰法于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至三焦俞往返施术3~5遍;然后重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穴,每穴1分钟;最后擦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来源

胃脘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病因有虚实之分,初发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属实证;后期多为脾胃虚弱,成为虚证;亦有夹湿、夹瘀等虚实夹杂者。本病病机为胃气失和,胃络不通,不通则痛,或胃失温养,不荣则痛等。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寒邪犯胃 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入,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气机阻滞,不通而致胃脘痛。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而致胃脘痛。 3.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而致胃脘痛;或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4.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虚弱,加之劳倦过度或饥饱失常,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而致胃脘痛。

临床应用

1.推拿对胃脘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如坚持治疗,远期疗效较好。 2.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期的患者,应禁止推拿治疗;伴有严重胃下垂者,可用胃托辅助治疗。 3.饮食和精神方面的调摄是治疗及预防胃脘痛不可或缺的措施。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