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9.2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流涎、麻木、舌謇、舌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偏枯、偏瘫、瘫痪、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是指中风后,遗留的以一侧肢体瘫痪、麻木,口舌㖞斜,舌强语謇,或流口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多属中风之中经络,又称中风后遗症、偏瘫,古称“偏枯”​。

1.治法:益气养血,化痰逐瘀。 2.手法:㨰法、膊运法、肘揉法、搓法、抖法、摇法、按法、揉法。 3.穴位及部位印堂、睛明、阳白、迎香、地仓、颊车、下关、腰背四肢部、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4.操作: (1)腰背下肢后侧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㨰法于腰背下肢后侧施术,可配合腰椎、髋、膝关节后伸被动运动,时间约3分钟。 (2)下肢侧面操作 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站其体侧,用㨰法、膊运法、肘揉法在下肢侧面施术,时间约3分钟。 (3)下肢前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用㨰法在下肢前侧施术,然后搓抖下肢,时间约5分钟。 (4)上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用㨰法在上肢部施术,时间约3分钟;然后按揉上肢部手三阳经的外行线3~5遍;最后摇肩、肘、腕、掌指、指间关节,各操作3~5遍(5)头面部操作 若有口眼㨰斜者,患者仰卧,医者按揉印堂、睛明、阳白、迎香、地仓、颊车、下关等穴,每穴1分钟。

来源

半身不遂因正气虚损、复感外邪、劳逸过度、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痹阻,肝阳上亢,痰瘀阻络,从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蒙蔽神窍而致。此外,若治疗不及时,肢体渐至拘挛不张,日久可出现肢体挛缩、强直,以致肢体畸形、丧失功能。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痰瘀阻 中风中脏腑者,治疗后脏腑功能得以恢复,但风痰仍留阻经络,导致气血不畅,而致本病。 2.气虚血瘀 气虚不能行血,气血瘀滞,气血不能荣筋,导致肢体痿废不用,而致本病。 3.肝肾阴虚 年老虚损,肾精亏虚,或大病久病耗伤肝血,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肝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而致偏枯不遂,半侧肢体失用,而致本病。

临床应用

1.推拿治疗越早越好,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推拿,发病后半年内疗效最佳。 2.上肢被动运动以伸展为主,下肢被动运动以屈曲为主;对强直痉挛的关节,切忌用蛮力被动屈伸。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