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胆碱能药物中毒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抗胆碱能类药、中毒、尿潴留、多语、烦躁、口干、皮肤发红、视力模糊、视力障碍、体温升高、瞳神散大、妄幻、心率加快、咽干、咽灼、意识障碍。
治法
初始治疗:中毒患者的处理必须始终以稳定气道、呼吸和循环开始。患者应该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脏监测以及持续脉搏血氧测定。中毒处理基本方面的一般讨论参见其他专题。碳酸氢钠应用于治疗 QRS间期延长或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相关的心律失常。 激越和癫痫发作应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初始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有效的,具有非常高的安全阈值,并且可大剂量使用以控制症状。因为吩噻嗪类和苯丁酮类药物本身具有抗胆碱能效应,且可能加剧而非改善症状,所以不应用于镇静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患者。 高热应按经典方式治疗,包括对中至重度病例进行蒸发降温。 脱毒:尽管已有报道称皮肤和眼部的吸收可导致全身抗胆碱能药物中毒,但大部分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由口服摄入导致。 根据毒物、暴露的途径和时间,应进行胃肠道脱毒,在绝大多数病例中,该过程仅给予活性炭(Activatedcharcoal, AC)。如果患者精神状态完好并且可能摄入了抗胆碱能药物,我们建议给予活性炭(1克/公斤,最大剂量50克)。对于可能无法保护气道的精神状态抑制的患者,除非先进行气管插管,否则不应给予活性炭。但是,不应该只以给予活性炭为目的而行气管插管。极少需要对患者进行洗胃,并且应避免诱发呕吐。使用外用制剂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体表脱毒治疗。
临床表现
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的经典描述众所周知:皮肤血管扩张、无汗症、无汗性高热、无反应性瞳孔散大、谵妄、幻觉、尿潴留。
检查
临床上,抗胆碱能药物的血清药物水平既无用,亦不容易获取;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偶尔基于毒扁豆碱的诊断性试验结果。 对任何疑似药物过量的患者都应进行以下基本筛查试验: 指尖血糖,以排除任何精神状态的改变是由低血糖所致。 对乙酰氨基酚和水杨酸水平,以排除这些常见的共同摄入物。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以排除影响 QRS波或 QTc间期的共同摄入物导致的心脏传导系统中毒。临床医生对抗胆碱能中毒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至关重要。心电图可检测到可能由 TCA、某些吩噻嗪类(如美索达嗪及硫利达嗪)、苯海拉明和其他药物过量使用所致的 QRS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它也可检测 QTc间期延长。 所有育龄女性都应行妊娠试验; 有严重精神运动性激越和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该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检查,以排除横纹肌溶。
病因
超过600种化合物具有抗胆碱能性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植物。具有抗胆碱能性质的药物种类的举例包括: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阿米替林)、助眠药、感冒制剂、东莨菪碱以及受污染的违禁街头毒品。抗胆碱能药物过量较为常见,最常发生于通过口服摄入时。
备注
根据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AAPCC)统计,2009年约有20,000例抗胆碱能药物和植物暴露,其中46例出现严重后果,但没有患者死亡。临床上常见抗胆碱能药物中毒病例,因此熟悉该综合征的处理对急诊医师来说是必要的。 超过600种化合物具有抗胆碱能性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植物。具有抗胆碱能性质的药物种类举例包括: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antidepressants, TCA)、助眠药、感冒制剂、东莨菪碱、未提纯的违禁街头毒品。许多植物,如曼陀罗和颠茄,也可能产生抗胆碱能毒性。曼陀罗含高浓度的颠茄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 抗胆碱能药物竞争性地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并且通常被称为"抗毒蕈碱药"。毒蕈碱受体分布在平滑肌、分泌腺、眼睫状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节后胆碱能神经上。抗胆碱能药物并不拮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效应,如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 抗胆碱能毒性的发作依特定毒素而不同,但经口摄入通常在1-2小时内发生。阿托品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并在2小时内达到血浆峰值浓度。地芬诺酯-阿托品是一种可能在摄入12小时后,仍表现出毒性的止泻剂。东莨菪碱的毒性则可能持续超过一日。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