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肌点耳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5K

小结

本耳穴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肌强、肌肉松弛。

功能:养血缓急,健脾益气。 主治:肌强直症,肝炎,肝硬化,肌松不良等。

位于耳甲艇,耳轮脚消失的部分后方直对耳轮脚之点,胃穴的外侧,肝穴、脾穴、胃穴之间,约在下垂点穴至腋下穴连线的中间处。 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针法:斜刺0.3-0.5寸,针尖向耳轮脚方向刺,针感局部痛。作胃部手术可斜刺透胃穴;作脾、肝手术可斜刺透脾、肝穴。

各家论述

本穴性平,能滋养助正,故有养血缓急,健脾益气之功。本穴为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有松弛肌肉的作用,能提高痛阈和减轻腹肌紧张感。在耳针麻醉手术中,用于解决“三关”(镇痛不全、肌松不良、内脏牵拉反应)中的肌松不良,可松弛肌肉,为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胆总管引流术,胃、脾、肝手术等的针麻穴。

临床应用

用于肝肿大、肝硬化诊断的参考。是诊断肝脏大小,判断肝肿大的特定区。 诊断上,以触诊为主。正常肝脏在耳穴肋缘穴触及不到肝脏边缘,当肋缘穴内至肝肿大区触及条索,考虑肝肿大。肝肿大区隆起,颜色正常,触之软,提示脂肪肝。肝肿大区隆起,色泽发白,触之结节、质硬,疼痛敏感,肿瘤特异区为阳性反应,多提示肝癌。 在诊断方面:肝肿大区出现阳性反应,提示肝脏肿大。但不一定是肝炎,肝功能也不一定异常。后二者见肝炎区、肝炎点、肝阳1、肝阳2条。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