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溢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有:鼻出血、鼻衄、便血、齿衄、充血、出血、耳衄、咯血、肌衄、经多、流血、尿血、呕血、皮下出血、舌衄、吐血、下血、牙龈出血。

临床表现

泛指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气虚不能摄血,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引起的以各种出血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None

血溢病、溢血病

疾病预后

病证名。血失常道从上窍溢出。多因血热妄行而上溢。 《原病式·热类》:"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甚则血有余而妄行。" 《证治准绳·杂病》:"一应血上溢之证,苟非脾虚泄泻,羸瘦不禁者,皆当以大黄醋制,和生地黄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属,外入血分,使血下行,以转逆而为顺。"参见吐血、呕血、鼻衄各条。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诸血溢者,由热乘于血气也。血得热则流溢,随气而上。自鼻出者为鼽衄。从口出者多则为吐血;少则为唾血。若流溢渗入大肠而下者。则为便血。渗于小肠而下者,为溺血。又有血从耳目牙缝龈舌诸窍等出者,是血随经络虚处著溢,自皮孔中出也。"详小儿大衄、小儿吐血、九道出血、大便下血、小儿溺血、舌衄条。

备注

注:包括咳血、吐血、便血、尿血、衄血及青腿牙疳、肠风、紫癜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