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2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膈肌痉挛、喉鸣、气短、气促、气急、呃逆、肝硬化、脑血管病、尿毒症、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扩张、胃炎。

呃逆(Hiccup)是指胃气上逆,气逆上冲,喉间频频作声,声急而短促,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古代文献又称之为“哕”​。本病可偶然发作,但发作时大都比较轻微,若持续不断,则需治疗方能渐平。本节所述属持续不已的呃逆。若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为病势转向危重的预兆。现代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道手术后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均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2.手法:按法、揉法、摩法、一指禅推法、搓法。 3.取穴与部位:缺盆、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胃俞、腹部、背部膀胱经、背部、胁肋部。 4.操作: (1)胸腹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缺盆、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以酸胀为度;然后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腹6~8分钟。 (2)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沿背部膀胱经施术,重点在膈俞、胃俞穴,时间约6分钟;然后按揉膈俞、胃俞穴,以酸胀为度;最后搓背部及两胁肋部,以有温热感为度。

来源

本病主要由饮食不当、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膈间气机升降失常。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胃中寒冷 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则寒气蕴蓄于胃,并循手太阴之脉上膈袭肺,胃气失于和降,气逆而上,复因膈间不利,故呃逆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2.胃中燥热 过食辛热、煎炒之品,或过用温燥之剂,燥热内盛,阳明腑实,腑气不降,气逆上冲动膈,而致呃逆。 3.气郁痰阻 恼怒抑郁,气机不利,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浊,若肝气犯胃,导致胃气夹痰上逆动膈,而致呃逆。 4.正气亏虚 重病、久病之后,或误用吐、下之剂,耗伤中气,或损及胃阴,均可使胃失和降,而致呃逆。

临床应用

1.若久病、重病体衰而出现低微呃声者,常为危象,应当警惕。 2.病因较为复杂,疗效差异较大,疗效的关键在于祛邪与补虚手法的灵活运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