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散寒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溏、流涎、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胃虚寒证、喜按、小便清长、脉沉细、脉无力、纳少、呕恶、舌质淡、苔薄白、喜温、温中散寒、胃痛。
中脘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内关
温中散寒,调脾和胃。主治胃虚寒型胃脘痛。症见胃痛隐隐,泛恶吐涎,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少力。
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均用补法,内关用泻法;中脘用提插补泻法中之补法,针后加拔火罐。亦可在足三里、中脘加灸。
各家论述
病属虚寒,非补则虚证不去,非温则寒湿不除,故以温补立法。中脘正当胃中,为胃之募,主受纳水谷、运化精微,针之可调中行滞,灸和拔罐能温中化饮,为主穴;足三阴之会穴三阴交,有补脾胃、助运化、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为治水湿内困、脾阳不振的要穴,对脾胃虚寒性胃痛有显效,作为辅穴。主辅二穴,针、灸、拔罐并施,温中燥湿,扶土益气。次取胃经合穴足三里,调运上下,和胃降逆止呕,为佐穴。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配穴法,能宽胸解郁,善治胸胃疼痛。诸穴相配,共成温中散寒、调脾和胃之方。
临床应用
1.脾虚泄泻加天枢、大肠俞。 2.手足不温加灸手三里、悬钟。 3.胃脘痛甚加梁丘。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