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眩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证、眩晕、关缓、高血压病、肌肉麻木、麻木、脉浮大长、头晕。
治法
风寒眩晕:感受风寒外邪所致头晕目眩。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两种。风邪眩晕,证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证见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眩晕,治以散寒为主,用羌活败毒汤等方。风热眩晕:风致上壅所致眩晕。见《医学正传·眩运》。 《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热上冲眩晕,必胸中不利,旋运欲倒。"治宜疏风清热,用羌活汤、荆黄汤等方。风痰眩晕:因风痰上壅,闭塞清阳所致眩晕。见《医学正传·眩运》。 《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痰闭壅眩晕,必胸膈痞塞,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或心忪烦闷而发。"治宜祛风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丸、白附子丸等方。如见眩晕闷乱,瘫痪,搐搦,瞤动等症,治宜青州白圆子。
临床表现
临床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耳鸣,脉弦等为特征的肝系病。
病因
因肝肾阴亏阳亢,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
疾病预后
风眩病名。因风邪、风痰所致的眩晕。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又称风头眩。分有风寒眩晕、风热眩晕、风痰眩晕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