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案板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51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疮痈肿毒、黄疸、蛔虫病、目赤、目痛、目肿、水肿、痔血。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主目赤肿痛,疮痈肿毒,黄疸,水肿,痔疮出血,蛔虫病。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归经

脾;胃;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 外用:鲜品捣敷。

来源

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amogetonnatans L.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浮叶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发达,白色,常具红色斑点,多分枝;茎少分枝,直径1-2mm。叶两型;沉水叶常为叶柄状,条形,长10-20cm,宽2-3mm,很少有发育不全的叶片;浮水叶有长柄,卵状长圆至椭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争尖或钝圆,基部心形或下延于叶柄,全缘叶脉多条;托叶条状披针形,长约5cm,膜质而多脉。穗状花序于茎端腋生;梗长5-10cm,比茎略粗;穗长3-5cm,有较密生的花;花小,花被片4,绿色。小坚果倒卵形,长3-4cm,宽2.5-3mm,外果皮常为灰黄色,背部有脊,侧脊不明显,先端有短喙。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或浅河。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化学成分

干全草含钙(0.43-1.38%)、磷与微量的锰。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