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乳汁不行、乳汁少、产后缺乳、缺乳。
产后缺乳(Postpartum Hypogalactia)是以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为“产后乳少”“乳汁不行”“乳汁不足”。可在产后两三天至半个月内,甚或整个哺乳期均可出现,新产妇发生缺乳最常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方面。在产后1周内,由于分娩失血、气血耗损出现暂时的乳汁缺少,或产妇因休息不当、不按时哺乳而致乳汁相应减少,多为正常生理现象。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由于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及精神因素导致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或无乳。
1.治法:调气通乳。 2.手法:推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天突、神阙、乳根、天溪、食窦、屋翳、膺窗、膻中、少泽、肝俞、膈俞、脾俞、任脉、乳房及周围、背部督脉及膀胱经。 4.操作: (1)胸腹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从天突推至神阙单向推动3~5遍;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乳房及周围的乳根、天溪、食窦、屋翳、膺窗、膻中穴施术,每穴1分钟;最后用拇指推法从乳房外周推向乳头5~10遍。 (2)上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少泽穴2分钟。 (3)背腰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肝俞、膈俞、脾俞穴施术,每穴1分钟;然后擦督脉及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来源
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病位主要在乳房,与肝、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乳络不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气血虚弱 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耗气,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而致产后缺乳。 2.肝气郁结 素性抑郁,或产后情志不遂,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而致产后缺乳。此外,精神紧张,劳逸失常,哺乳方法不对,均可影响乳汁分泌。
临床应用
1.推拿治疗非乳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产后缺乳疗效肯定,应用广泛。也可配合食疗和药膳的方法来增加乳汁分泌量。 2.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在产后15日内治疗效果最好;施术时手法宜轻柔缓和,不可生硬粗暴。 3.病理性缺乳,应结合现代医学,查明原因,综合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