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茎白皮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疮痈肿毒、风湿性关节炎、瘰疬、痧、湿疮、湿癣、肺热、腹痛、水肿、胸闷、牙痛、痈疽、喘息。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解毒,杀虫。主水肿,痧气腹痛,肺热喘闷,痈疽,瘰疬,湿疮,风湿关节痛,牙痛,疮痈肿毒,湿癣。
性味
苦;平;无毒。
归经
肺;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含漱。
别名
桃皮、桃树皮、桃白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去掉栓皮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 Amygdaluspersica L.[Prunuspersica (L.) Batsch.] 2. Amygdalusdavidiana (Carr.) C. De Vosex Henry[Persicadavidiana Carr.;Prunusdavidiana (Carr.)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剥皮,除去栓皮,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1.桃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 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桃落叶小乔木,高5-9m。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cm; 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3.5cm,花单生,萼片5,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种子1颗,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资源分布: 1.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1.桃喜阳光和温暖的气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怕涝,在低洼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幼树抗寒力弱,容易冻梢。耐修剪,寿命较短。 2.山桃喜光,在半阴处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瘠、荒山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1.桃以嫁接繁殖为主。用山桃、毛桃、为砧木,可增强其抗涝、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湿沙中完成春化阶段,使硬壳容易裂开,易于发芽,3月播种,4月上旬即可出芽。有经沙藏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选地势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长迅速,当年秋季幼苗可长20-30cm高。芽接一般以8月下旬、中旬为宜,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或在春季4月上旬进行枝接,多采用切接、腹接和劈接法。 2.山桃用种子繁殖。6-9月份摘下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将种子在水中冲洗干净,捞出晾干,沙藏。春播,3月上旬进行至4月初播种,把经过沙藏种子取出,按行株距35cm×(20-30)cm,深5-6cm穴播,覆土,浇水,15d左右可出苗。幼苗在苗圃培育1-2年出圃定植。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可以当年采收的种子,不经沙藏处理,直接播种,于翌年春生苗。山桃苗木一般常作为桃树品种的砧木。 田间管理: 1.桃注意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 2.山桃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中耕除草。定植结果后,于每年的冬季进行修剪,剪除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使通风透光,提高果实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 1.桃抗病能力弱,量易遭受虫害。桃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和新梢,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65%代森锌500倍液2-3次。流胶病,发生在树枝干,加强栽培管理,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烧伤,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虫。桃蚜,为害叶片,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生长期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 2.山桃桃缩叶病,为害叶片、新梢、果实,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枝条枯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虫害有桃芽、桃粉蚜。
化学成分
桃茎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蜡梅甙(Meratin),山柰素-3-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pyranosido-β-D-glucopyranoside),桃皮素(Persicogenin),柚皮素(Naringenin),香橙素(Aromadendrine),橙皮素(Hesperetin),桃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素甙(Persicogenin-5-β-D-glucopyranoside),柚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Naringenin-5-O-β-D-glucopyranoside),橙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Hesperetin-5-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儿茶酚(Catechol),左旋表儿茶酚没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绿原酸和矢车菊甙(Chrysanthemin),桃甙(Persicoside),三十烷酸甲酯(Methyltriacontanate),β-谷甾醇。桃的心材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三十一烷,三十一烷醇和黄酮类成分:柚皮素,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即香橙素,山柰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
复方
(1)治水肿:桃皮三斤(削去黑,取黄皮),女曲一升,秫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以五升汁渍女曲,五升汁饙饭,酿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一合,日三,耐酒者增之,以体中有热为候,小便多者即是病去。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小品方》桃皮酒 (2)治卒心痛:桃白皮煮汁,宜空腹服之。-《补缺肘后方》 (3)治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悸,客(寒)热往来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桃皮、芫花各一升。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以故布手巾纳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刻即歇。-《本草图经》 (4)治卒患瘰疬子不痛:桃树皮贴上,灸二七壮。(孙思邈 (5)治卒得恶疮:桃皮作屑纳疮中。(孙思邈 (6)治眼肿:桃树青皮为末,醋和数之。-《岭南采药录》 (7)治牙痛颊肿: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之。-《圣惠方》 (8)治喉痹:煮桃皮汁三升,服之。-《千金方》 (9)治小儿湿癣:桃树青皮为末,醋调频敷之。-《子母秘录》 (10)治小儿白秃:桃皮五两煎汁,入白面沐之,并服。-《圣惠方》 (11)治乳腺炎初起:鲜桃树皮二两,加水煎至半碗,打入鸡蛋一个,一次服下。肿胀甚者应吸尽乳汁。对已化脓者无效。-《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
1.《别录》:除中恶腹痛,去胃中热。 2.《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搽黄水疮。 3.《本草蒙筌》:治 NI生齿间。 4.《纲目》:杀诸疮虫。 5.《陆川本草》:治牙痛,煎水含漱。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