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痛风、结节、白细胞减少、尿比重降低、血尿酸升高、高尿酸、关节不利、关节红肿、关节肿、疼痛、肿大。

治法

运动防痛风坚持4项原则防治痛风,必须标本兼治,控制饮食,严格限制嘌呤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减肥,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1、不宜剧烈活动:一般不主张痛风患者参加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体力劳动,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长途步行、旅游等。这些剧烈、最大、时间长的运动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高尿酸血症。因此痛风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2、坚持合理运动方法:痛风患者不宜剧烈活动,但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为适宜。这些运动的活动量较为适中,时间较易把握,只要合理分配体力,可以既起到锻炼身体之目的,又能防止高尿酸血症。 3、运动与饮食结合起来:单纯运动锻炼并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但与吃随低食物结合起来则会显著降低血尿酸浓度,起到预防痛风发作、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在痛风病人的饮食保健上, 一是要避免随食低嘌呤食物,如咸猪肉、鹅肉、牛羊肉、凤尾鱼、沙丁鱼、鱼卵、酵母等, 二是要多饮水,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三是积极戒酒。 4、痛风发作时应停止体育锻炼,即使是轻微的关节炎发作也宜暂时中止锻炼,直到恢复后再考虑重新开始锻炼。适当地进行运动,对于痛风的恢复具有帮助作用。不过,在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剧烈的运动也是痛风的主要病因,过度劳累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痛风是慢性骨病,需要持续地进行治疗,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检查

1.血尿酸测定 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416μmol/升),女性超过6mg/Dl(357μmol/升)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 正常饮食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800mg为尿酸生成增多。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约占90%)。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 3.尿酸盐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 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 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 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病因

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是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这些痛风石可造成痛性的、覆盖皮肤的结节。常见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的症状。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