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结肠腑春温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春温、热结肠腑、沉细脉、数脉、便秘、唇裂、撮空理线、烦渴、腹胀、倦怠、口干、脉沉弱、脉沉细、尿赤、尿痛、少气、舌红、身热、苔黑、苔黄燥、苔灰、小便困难、咽干、余沥不尽、震颤。

治法

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治宜攻下腑实,滋阴增液。 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治宜攻下腑实,补益气阴。 热结肠腑,小肠热盛者,治宜攻下肠腑热结,清泄小肠邪热。

临床表现

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或伴见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或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脉数。

处方成分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玄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生地黄八钱,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生地黄五钱,麦冬(连心)五钱,玄参五钱,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生甘草二钱,人参(另煎)一钱半,当归一钱半,海参(洗)二条,姜汁六匙。 导赤承气汤《温病条辨》赤芍三钱,生地黄五钱,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芒硝一钱。

病因

本证病机为热结肠腑,兼阴液已伤,或气液两虚,或小肠热盛。阳明热盛,燥屎内结,故身热,便秘,脉沉;阳明燥结,腑气壅滞,故腹满;邪热内盛,阴液亏损,故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细;若热结腑实,应下失下,致气液两虚,则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若腑实内结,兼见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