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1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压痛、肘关节痛、不能举、不能握、劳累加重、阴雨加重、遇冷加重、肿胀、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Humeral External Epicondylitis)又称“网球肘”​,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肱骨外上髁及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导致以肘外侧疼痛、局部压痛及伸腕抗阻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为肘部疾病中的常见病,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右侧,并与职业、工种有密切的关系,以反复前臂旋前、用力伸腕作业者多见,如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等。本病属中医学“筋伤”范畴,又称“肘劳”​。

1.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2.手法 㨰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拿法、拔伸法、推法、擦法、搓法、抖法。 3.取穴与部位 曲池、手三里、外关、阿是穴、前臂、肱骨外上髁处、上臂肌群。 4.操作 (1)㨰揉肘及前臂部 患者坐位或仰卧,将前臂旋前屈肘放于软枕上。医者用㨰法、按揉法在患侧肘部至前臂桡侧往返施术,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通络。 (2)弹拨肱骨外上髁处 医者用一指禅推法和弹拨法重点在肱骨外上髁处交替施术,时间约2分钟,以活血通络,松解粘连。 (3)揉穴拿臂 医者按揉曲池、手三里、外关、阿是穴,然后拿前臂桡侧一线,时间约3分钟,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4)牵伸、顿拉肘关节 医者一手拇指按于肱骨外上髁处,其余四指握住肘关节内侧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做对抗牵伸肘关节;然后让患者屈肘,前臂旋前至最大限度时,快速向后伸直肘关节形成顿拉,连续操作3次,可使假性滑囊撕破。 (5)推擦前臂 医者用拇指自肱骨外上髁沿前臂桡侧伸腕肌群做直线推动3~5次,然后用掌擦法沿患肘至前臂桡侧一线施术,以透热为度,以舒筋理筋,温经通络。 (6)搓抖揉肘 医者搓揉肘部,然后牵抖肘部,最后掌揉患侧肱骨外上髁处,时间约1分钟,以舒筋活血。

来源

1.急性损伤 本病多发生在前臂旋前位,做腕关节主动背伸时,突然猛力动作使前臂桡侧腕伸肌强烈收缩,引起伸肌总腱起点处的损伤而致本病。 2.积累性损伤 当前臂做旋前活动时,如腕关节同时做背伸、尺偏的联动动作,则肱骨外上髁的伸肌群,尤其是桡侧伸腕长短肌的附着处受到牵拉,如此经常反复,则可导致慢性劳损。其主要病理变化为: ①伸肌腱附着点骨膜下出血,形成小血肿,血肿逐渐机化,导致骨膜炎; ②伸肌腱附着点发生撕裂; ③环状韧带的创伤性炎症或纤维组织炎; ④肱桡关节处的滑囊炎或肱桡关节滑膜被肱骨与桡骨头嵌挤引起炎症。中医学认为,肘节外廉系手阳明经筋所络结。若因直接暴力碰撞、牵拉、扭转,伸屈旋臂,或风寒湿邪客犯筋络,致使气血瘀滞,积聚凝结,筋络黏涩,壅肿作痛,肌筋拘挛而活动受限。若节伤则节隙瘀滞,凝涩屈伸,旋转不利,发为本病。

鉴别

1.桡管综合征 肘外侧钝痛,可向近端沿桡神经放射,也可向远端沿骨间后神经放射,夜间疼痛加重。痛点在由肱桡肌和桡侧腕长、短伸肌肌腹构成的可移动的软组织块的中点。桡管压迫试验阳性(距肱骨外上髁约5cm处触及一可滑动的小束,此为骨间后神经穿过Frohse弓的部位,轻触压痛为阳性)​、中指伸指试验阳性(肘部旋前位、前臂完全伸直时,使患者中指对抗阻力伸指,桡管区疼痛者为阳性。​)​。 2.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内上髁处的疼痛与压痛,前臂外旋、腕关节背伸时,被动伸直肘关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Mills试验阴性。

各家论述

1.病史 有肘部积累性损伤史,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史,与工作职业有关。 2.症状 (1)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做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同时沿前臂伸腕肌向下放射。劳累、阴雨天疼痛加重,休息则疼痛缓解。 (2)前臂旋转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手掌向下不能负重平举。 3.体征 (1)压痛 肱骨外上髁压痛,为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损伤;肱骨外上髁上方压痛,为桡侧腕长伸肌损伤;肱桡关节处压痛,为肱桡关节滑囊损伤;桡骨小头附近压痛,可能为环状韧带或合并桡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前臂桡侧伸腕肌群痉挛、广泛压痛。 (2)局部肿胀 肱骨外上髁局部肿胀,可触及活动的假性滑囊。 (3)特殊检查 前臂伸肌抗阻力试验阳性,网球肘试验(即Mills试验)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部分患者可见肱骨外上髁部粗糙或钙化影。

临床应用

1.本病以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及局部压痛为诊断要点。 2.推拿治疗本病以舒筋通络、理筋活血、促进炎性水肿吸收为治疗原则。急性期疼痛剧烈者,手法宜轻柔缓和,以止痛为主。 3.本病常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同时发病,须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 4.顽固性疼痛者,可配合局部封闭或针刀治疗。

备注

1.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及尺骨、桡骨上端所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及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 2.肘关节活动功能 肘关节的主要功能为伸、屈,并有协助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关节前后方覆盖的肌肉比较丰富,而两侧则无肌肉覆盖;关节囊前后部较松弛,而两侧分布的韧带坚韧而紧张,防止关节向侧方移动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3.肘三角 肘关节屈曲时,其后方由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3个骨突形成的“肘三角”呈等腰三角形;当肘关节伸直时,3个骨突则处于同一直线上​。 4.肘关节韧带 肘关节韧带主要有3条。桡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延伸止于桡骨环状韧带;尺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延伸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小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有防止桡骨小头脱出的作用。 5.携带角 由于肱骨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当肘关节伸直时呈现的5°~15°桡偏角称为携带角。该角对持重提物具有重要作用,是肘关节脱位或骨折复位重点关注的解剖角度之一​。肱骨内、外上髁及髁上嵴发出的肌肉,除肘后肌外,均非直接作用于肘关节,而主要作用于腕关节。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