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先天性、天疱疮、白细胞减少、红斑、结痂、溃烂、皮疹、瘙痒、腥臭。
治法
全身用药抗生素治疗,每天四环素1-2克,愈后用250-500mg维持,或者用青霉素、红霉素治疗。氨苯砜对部分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有效,每天100mg,维持量50mg。对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重症病例中等剂量的泼尼松被证明有一定疗效,可控制病情。芳维甲酸或13-顺维甲酸亦可考虑选用。局部治疗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复方软膏可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有一定治疗作用,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避免继发因素如热、晒、摩擦或细菌感染,局部长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应防止白色念珠菌的二重感染。软X线或境界线每周1次,连续3次有一定治疗价值。在某些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病例可通过切除皮损,作皮肤移植有满意的效果。中医疗法治法:清热除湿。
临床表现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常在青春期发生,好发于颈、腕、腹股沟、外阴、会阴、肛周、股内侧、腋窝等容易摩擦的部位,病变可局限或泛发。基本损害是成群水疱,疱液早期清亮很快混浊,破裂后留下糜烂或结成厚痂。损害可圆形,椭圆形或多环形,有的类似湿疹,但周缘往往有松弛性水疱为本病的特征。在腹股沟区域可形成境界清楚的渗出性、有时有恶臭味的损害。水疱尼氏征阳性。不典型的损害有斑丘疹,角化性丘疹,乳头瘤样增殖病变,掌部点状角化性丘疹也偶可见到。患者可有局部刺激或瘙痒症状。
检查
组织病理:有明显的棘刺松解,基底层上形成裂隙,绒毛或大疱,在钉突部位表皮组织的不规则组合形成所谓塌墙样的外观。基底细胞之间亦可见棘刺松解现象,在颗粒层最为明显。未见白细胞脱颗粒现象。水疱内亦未见嗜酸性粒细胞。有时病理改变与寻常性天疱疮极难鉴别,但是后者棘刺松解范围小,不见角化不良细胞。与毛囊角化病鉴别不困难,后者基底层裂隙小,不形成水疱,棘刺松解不显著,角化不良细胞明显。细胞涂片可见不全棘刺松解细胞和角化不良细胞。
病因
又称为 Hailey-Hailey病,1939年报道本病。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亦可见无家族史病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少见,可由于摩擦,阳光照射,损伤及细菌感染而激发,有人认为本病与达里埃氏病有某种联系。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