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中毒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中毒、硒、肝硬化、偏瘫、贫血、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跛行、抽搐、腹痛、呼吸困难、甲凹、甲脱、流涎、麻痹、毛发脆断、毛发干枯、毛发脱落、面苍白、皮痒、皮疹、神疲、失明、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四肢麻木、头昏、脱发、眼花、爪甲变形、肢端麻木、肢强。
治法
硒中毒的治疗,主要是降低以至消除硒的毒性。因食入高硒(含硒15mg)食物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者,服用5mg的砷酸钠水溶液,可促使过量的硒经胆汁排泄到胃肠道,最后从肾脏排出体外,以达到缓解毒性或完全解毒的目的。 甜菜碱和胆碱也对抵抗硒酸盐的毒性起一定作用。硫酸盐可以减轻硒酸盐的毒性,但不能减轻亚硒酸盐或有机硒的毒性。蛋氨酸分子可以与机体内过量的硒结合,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临床表现
地方性硒中毒一般表现为慢性病程,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地方性硒中毒可分为两种类型: 1、盲目蹒跚症:这是由于人和动物摄食了含有中等量硒的食物和饲料而引起的,硒主要以有机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病人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皮肤痛觉迟钝,四肢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 2、碱性病:这是由于人和动物摄食了含有蛋白质结合硒(可能是硒氨基酸)的谷物、蔬菜和植物,病人表现为头发脱落,甚至眉毛、胡须、阴毛等都会脱落;指甲变形、凹陷,最后脱落;还有皮疹、皮痒等症状。 职业性硒中毒的主要症状是: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呼吸有大蒜气味。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或"碱性病"。
病因
在中国高硒含煤地层地区,由于温湿多雨加速了硒的淋溶和迁移;而当地村民有用石煤火土作底肥的习惯,从而造成土壤严重硒污染。粮食蔬菜等作物硒含量也随之增加,而饲料硒含量的增加又使禽畜肉硒量增多,循此食物链而最终使人体摄入硒过量而中毒。 另外,在工业生产中,工人在焙烧阳极泥时,吸入有硒尘释放出的烟雾可引起急性硒中毒;从事冶炼、加工、提取硒的工人,长期接触小剂量硒化物的蒸气和粉尘,也可引起慢性硒中毒。
预防
预防硒中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人和动物避免摄入富硒的食物和饲料,美国采取除去富硒牧草或更换草场的办法来预防。有些牲畜也有识别富硒牧草的能力,因有些富硒牧草会散发出一种蒜臭味。 另外,土壤中含硫多会抑制植物对硒的吸收,因此,有些国家采取在草场施用石膏或含硫肥料等措施,来降低植物含硒量。 陕西近年来采用换粮的办法,对预防人体硒中毒也收到良好的效果;维生素E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可预防硒中毒;蛋氨酸也可以防止硒中毒,但口粮中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E。
备注
硒中毒是由于人因食用含硒量高的食物和水,或从事某些常常接触到硒的工作,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硒中毒。动物在摄入含硒量高的牧草或其他含硒量高的饲料时,也可发生中毒。急性中毒时出现一种被称作"蹒跚盲"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失明、腹痛、流涎,最后因肌肉麻痹而死于呼吸困难。慢性中毒时出现脱毛、脱蹄、角变形、长骨关节糜烂、四肢僵硬、跛行、心脏萎缩、肝硬化和贫血,即所谓"家畜硒中毒或碱毒(质)病(Alkalidisease)"。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