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液亏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大肠证、液亏、肺系津亏、细涩脉、肠证、津亏、亏证、气血不足、便秘、燥、便结、大便秘结、口臭、口干、舌津少、头晕、咽干。

治法

证候分析:本证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为辨证要点。大肠液亏,肠道失其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甚或数日一行。阴伤于内,口咽失润,故口干咽燥。大便日久不解,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导致口臭、头晕。阴伤则阳亢,故舌红少津。津亏脉道失充,故脉来细涩。治法:润肠通便,滋阴降气。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病因

大肠液亏证和大肠燥结证,同为大便秘结的病变,伴不同程度的口咽干燥、心烦、舌红等津伤证。两者在临床上容易混淆而辨别不清。二者均有伤津症状,前者仅为口咽干燥,舌红少津,为阴虚内热所致;后者则为口唇干焦,口渴需饮水自救,苔黄而燥,显然重于前者,因热炽津伤所致。就病史病程而言,前者多在失血伤阴,或热病伤津之后出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后者多在外感温热病、伤寒入里化热的过程中出现,大便燥结出现在高热同时或高热之后,起病急,病程短,为新病。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要点。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