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癌病、子宫、贫血、子宫内膜癌、带下臭、带下多、积脓、经多、经乱、经期延长、脓血带、疼痛、体重下降、下腹痛、消瘦、腰痛、阴道下血。
治法
主要治疗方法为于术放疗及药物 化学药物及激素: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癌变累及范围及组织学类型选用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手术一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 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范围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 二是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 术中首先进行全面探查,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样作冰冻切片检查,并留腹水或盆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剖视切除的子宫标本,判断有无肌层浸润。手术切除的标本应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癌组织还应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作为术后选用辅助治疗的依据。I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或取样,特殊病理类型如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鳞形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子宫内膜样腺癌 G3,肌层浸润深度,癌灶累及宫腔面积超过50%或有峡部受累。鉴于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恶性程度高,早期淋巴转移及盆腹腔转移的特点,其临床 I期手术范围应与卵巢癌相同,除分期探查、切除了宫及双附件清扫腹膜后淋巴结外,并应切除大网膜及阑尾。II期应行全子宫或者广泛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III和 IV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也与卵巢癌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于存在高危手术并发症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放疗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对已有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盆腔及阴道残留病灶的患者术后均需加用放疗。 3.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如果不能或不愿接受更积极的治疗,不论肿瘤的分级或激素受体情况,可选择进行激素治疗。对于年轻的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4.抗雌激素制剂治疗适应证与孕激素相同。 5.化疗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也可用于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疗以期减少盆腔外的远处转移,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依托泊昔等。可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也可与孕激素合并使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术后应给予化疗,方案同卵巢上皮癌。文献报道对于有病灶残余的晚期患者,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与其他化疗方案疗效相似且毒性相对更小。化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晚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相比单一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表现
1.症状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月经周期以及经间期出血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腔,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髓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2.体征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检查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对以下情况妇女要密切随诊: (1)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 (2)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 (3)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必要时进行分段诊刮送组织病理学检查。 2. B超声检查、盆腔MRI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MRI更能对盆腔淋巴结情况作出评估。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认为不需要对内膜癌患者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转移。 3.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组织学评估内膜的首选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瘤;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门诊以一次性器械进行内膜活检是可靠而准确的子宫内膜癌检查方法。宫腔镜检查尽管并非必须,但仍推荐和诊断性刮宫一起进行,以识别不连续的病灶以及隐匿部位的病灶。这种联合检查可以为真正的内膜癌前病变提供确诊的最佳机会,并能排除相关的内膜癌变。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不论其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均应该进行子宫内膜的组织学评估。
病因
通常叫子宫癌实际上是指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又称宫体癌,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绝大多数为腺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在妇女最常见的癌中排名第四位。多见于50-60岁的妇女,常在绝经后发生。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可以转移到身体的许多部位:从子宫向下扩散到子宫颈管,从输卵管向上扩散到卵巢;也可以浸润到子宫周围组织;或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转移到远离子宫的部位。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