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气上逆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气逆、胎气不和、弦滑脉、心悸、不安、喘息、烦躁不安、腹胀、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气喘、气促、气急、情绪不稳、苔黄、脘痞、胁胀、胸闷、胸痛、胸胀。
治法
疏肝扶脾,理气行滞。常见分型主要机理是血气失和,以致胎气上逆,气机不利,壅塞胸腹而致病。常见分型有肝气犯脾和肺胃积热。 1.肝气犯脾: 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气机不利,孕后血聚于下,气逆于上,肝气伤脾,湿浊上泛,遂致胸腹胀满而为子悬。 2.肺胃积热: 平素阳盛,肺胃积热,孕后胎气不和,邪热逆上心胸,以致胸腹胀满而病子悬。依据胸腹胀满,甚或喘息气急的主症,结合伴随证、舌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标本虚实。 治疗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利湿、清热等法。 一、肝气犯脾型 1.主症:妊娠期,胸腹胀满,甚或喘急不安。心烦易怒,食少暖气,心悸乏力,大便清薄。苦薄腻,脉弦缓。 2.治疗:疏肝健脾,理气行滞。 3.方药:紫苏饮《普济本事方》。紫苏10陈皮6大腹皮10当归10白芍10川芎10人参10甘草6加减:若湿浊上泛,胎气迫肺,喘息不安者,加茯苓20-30(重用)、葶苈子9、瓜蒌皮10降逆气,定喘息;若食少便溏者,加厚朴6、枳壳6、白术10、茯苓10以扶脾渗湿。 二、肠胃积热型 1.主症:妊娠期,胸腹胀满,甚或喘急不安。咳唾黄痰粘稠,口渴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法:清肺胃热,降逆化痰。 3.方药:芩术汤《女科秘诀大全》加瓜蒌、桑白皮、栀子、枳壳。黄芩10白术10瓜蒌10桑白皮10栀子10枳壳10或用芦根汤《济阴纲目》:芦根15竹茹10麦冬10前胡10橘皮6)加减,则清痰热,降逆气亦效。症状严重者,应住院治疗。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产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2、血常规妊娠合并呼吸道感染者血常规可见异常。 3、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或心肌损害。 4、心、肺听诊有重要诊断意义。
病因
基本病因本病主要机制是气血失和,以致胎气上逆,气机不利,壅塞胸腹而致病。 1、肝气犯脾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气机逆乱,肝气犯脾,脾失运化,湿浊内停;孕后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夹肝气、湿浊上犯,遂致胸腹胀满而为子悬。 2、肺胃积热平素阳盛,肺胃积热,孕后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冲气夹热上扰心胸,以致胸腹胀满而病子悬。
备注
胎气上逆是指在妊娠期中,胸腹胀满,甚至喘急疼痛,烦躁不安的症状,古名为子悬。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