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疹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月经期、疹、痤疮、风团、红斑狼疮、口疮、疱疹、丘疹、湿疹、银屑病、大疱、多梦、烦躁、红斑、睑眶黧黑、酒糟鼻、毛发干枯、毛发油腻、糜烂、皮疹、情绪不稳、瘙痒、神疲、渗液、失眠、食欲减退、水疱、水肿、睡眠障碍、易激惹、易怒。
治法
治疗原则 患者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医生会视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药物治疗 1、经前的治疗 在黄体期补充黄体酮有效,口服达那唑减轻乳房痛,阿普唑仑缓解抑郁焦虑,螺内酯减轻水肿。 2、经期的治疗 (1)雌激素:可选用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如炔雌醇,主要是抑制排卵,使血清黄体酮水平下降。 (2)他莫昔芬和达那唑:适用于对雌激素无效者,可抑制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分泌。 (3)糖皮质激素:仅对部分患者有效。 (4)抗组胺药:适用于剧烈瘙痒者。 相关药品 黄体酮、达那唑、阿普唑仑、螺内酯、雌激素、他莫昔芬。
临床表现
总述 月经疹患者在月经来临之前可伴有经期综合征,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多梦、恶心呕吐、腹泻、尿频等症状。而典型皮损在经前1-3天出现,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部位的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等多形性皮损,伴有瘙痒。原本就有皮肤病的患者还会出现症状加重。 典型症状 1、经前综合征 月经前7-10天开始出现症状,逐渐加重,经前2-3天达到高峰,月经后4天内症状消失。 (1)精神症状:主要有精神疲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 (2)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体重增加、盆腔痛、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尿频等。 (3)皮肤症状:痤疮、头油、头皮干燥、手/足/面部水肿、眼眶皮肤色沉。 2、经期皮损症状 月经疹多在月经来潮前1-3天发作,其四肢、躯干局部或多处开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等皮损表现,伴瘙痒。也可出现红斑、多形红斑、风团等损害。有些则表现结节性红斑、湿疹、紫癜、色素沉着。还可伴有口腔及外阴部反复发生小溃疡。有些患者月经前皮肤出现淡红色,如地图样、大小不等的风团,且皮肤瘙痒更加剧烈,称为荨麻疹样月经疹。皮损常随着月经结束逐渐减退或消失。如此在下次月经前又发作,但也有少数间断发疹者。 3、原有皮肤病加重 月经前面部炎性疾病,如酒糟鼻、痤疮、红斑狼疮、皮疹加重或易激惹,以及单纯疱疹、口疮定期发生。扁平苔藓、银屑病、湿疹也会加重。 并发症 月经疹可并发皮肤感染、色素沉着、精神倦怠、失眠、焦虑等症状。
检查
预计检查 当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多梦、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四肢及躯干部位的多形性皮损伴有瘙痒、原有皮肤加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黄体酮皮内试验、黄体酮激发试验、雌激素皮内试验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体格检查 医生先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再检查其躯干和四肢有无皮损及皮损的具体部位、性质、大小、分布等。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黄体酮皮内试验、黄体酮激发试验、雌激素皮内试验来观测其体内的激素水平,辅助诊断疾病。
病因
总述 月经疹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体内性腺分泌功能异常,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而导致的。 基本病因 1、激素变化 育龄期妇女体内的性激素随排卵周期发生变化,使其皮肤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如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肤敏感性增高,可加重或发生某种皮肤病。其机体也会对某种性激素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由此引起过敏性皮疹。 2、超敏反应 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与本病发生有关系。 3、其他 干扰素、Th1型细胞因子可参与月经疹发生。 危险因素 1、生活方式不佳。 2、精神压力大。 3、内分泌失调。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减少疾病复发。 危害性 月经疹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愈性 经期过后可自动缓解,但下次经期又会复发。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延缓疾病复发。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复发性 可在下次月经期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自律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以及积极健康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月经疹的发生: 1、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每周3-4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 3、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4、床单、被套定期更换清洗。 5、饮食要规律,膳食搭配需合理,避免过于油腻,影响皮肤油脂分泌,不要暴饮暴食。 6、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和护肤品,避免太过刺激的洗护产品破坏皮肤屏障而增加皮肤的敏感性。
备注
月经疹(Exanthemamenstruale)是一种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发疹性皮肤病。每逢月经来潮前1-3天发作,持续到月经后的1-2天自动消退,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部位的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等多形性皮损,伴有瘙痒。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延缓疾病复发。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