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伤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伤气、伤阴、沉细脉、弱脉、细数脉、斑疹、干枯、心悸、不安、喘息、唇干、唇红、盗汗、低热、地图舌、恶风、乏力、干咳、汗出、精神不振、久咳、倦怠、咳声无力、口干、口渴引饮、口渴欲饮、懒言、泪少、脉浮芤、脉数弱、脉细弱、面色发红、目陷、纳少、尿短、尿量异常、尿少、皮肤干燥、气喘、气短、气短懒言、气短胸痛、情绪不稳、舌淡白、舌红、舌津少、身倦、神疲、声低、手足心热、苔白、苔少、苔无、痰少、痰稀、痰中带血、啼哭、体重下降、脱皮、脱屑、无泪、无尿、无痰、五心烦热、下利清水、消瘦、泄泻、心烦、心烦心悸、囟门下陷、胸痛、咽干、易感、指纹淡、自汗。
治法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临床表现
临床以神疲、乏力,烦渴、气促,汗出淋漓,唇焦、齿枯,形体瘦羸,舌质嫩红或干绛,舌苔少或无,脉细数或散大无力,可伴见潮热或低热不止,白㾦色枯,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阴伤气弱证、阴伤气耗证
病因
因外感温热邪毒耗伤气阴,或邪恋气分,伤及气液所致。
疾病预后
重症泄泻患儿,泻下过度。泻下过度,易于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故见泻下过度,精神萎软;阴虚则不能濡润机体,故见口渴,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为气阴两伤之象。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时邪,避免腹部受凉。 4.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备注
是指因重症泄泻患儿,泻下过度,易于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所表现出来的泻下过度,精神萎软,口渴,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泄泻。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