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犯胃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4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肝亢、胃虚、舌边红、弦滑脉、弦脉、弦数脉、厥阴风木、肝证、胃证、嗳呃、嗳气、悲泣、嘈杂、大便不畅、恶心、烦闷、反酸、干呕、经前乳胀、经少、经血夹块、口苦、脉弦缓、脉弦长、纳呆、呕恶、呕苦、呕酸、呕吐、情绪不稳、舌红、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矢气、苔白、苔黄、太息、吞酸、脘闷、脘闷纳呆、脘胀、胃脘胀痛、胁痛、胁胀、心烦、胸闷、胸痛、咽干、易怒、抑郁、郁闷、胀痛、指纹紫。

治法

1.肝气犯胃之呕吐 证候:呕吐或干呕,吞酸嗳气频作,郁闷不舒,烦躁易怒或悲伤欲泣,胸胁胀满,胃脘不适,每遇刺激或情绪波动则症情加剧,舌淡苔薄或薄腻,脉弦。 治则: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主方: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肝气犯胃之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连及胸胁,气机走窜,每遇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伴纳食减少,情志抑郁或失眠,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 3.肝气犯胃之痞满证候:脘腹胀满不适,嗳气或矢气方有缓解,连及胸胁,伴有急躁易怒,善叹息,遇情志不遂加重。舌淡苔薄,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解郁、消痞。 主方: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4.肝气犯胃之呃逆 证候:呃逆频发,伴腹部及两胁胀满不适,或伴有恶心欲呕,脘闷纳呆,肠鸣矢气等。舌淡,苔薄,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降逆止呃。 主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胃脘痞闷,胸胁胀满,喜太息,呃逆、嗳气,呕吐,病情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舌苔薄白,脉弦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肝木犯胃证

病因

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

疾病预后

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功能又有助于肝的疏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疾病情况下,两者亦相互影响,如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引起肝气犯胃证;若胃气先虚,肝气相对偏盛,乘之于脾胃,也可引起肝气犯胃证。前者为木旺乘土,后者为土虚木乘。

备注

肝气犯胃又名肝胃不和证、肝胃气滞证。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临床以胸胁胃脘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脘痛、呕吐、呃逆、胁痛,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