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颊耳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4K

小结

本耳穴用于治疗:扁平疣、痤疮、黄褐斑、梅尼埃综合征、面疮、面神经炎、面瘫、皮肤病、腮腺炎、三叉神经痛、咽峡炎、疖肿、口眼㖞斜、面肌痉挛、牙痛。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散结,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面瘫,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腮腺炎,咽峡炎,牙痛,痤疮,面部疖肿,扁平疣,黄褐斑,面部皮肤病,梅尼埃综合征等。

位于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的中间点,即在眼穴与内耳穴之间一卵圆区,耳垂5、6区交界线周围处,穴区呈卵形倾斜。 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针法:以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持0.5寸毫针顺时针方向捻转进行,待局部产生热、胀、麻、重感即可。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1小时。 耳穴压疗法:治三叉神经痛。取单侧或双侧穴位,用火柴棍或大头针钝头,由轻至重按压,每次30秒左右。 耳穴放血法:治痤疮。选病者患侧面颊穴,搓揉数分钟,使其充血。按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食指将耳垂拉平,中指顶于下,右手持刮脸刀片,用刀尖划破血管,流血2-3毫升即可。然后擦去血迹,盖上敷料,贴上胶布。术后1周勿被水浸,以防感染。 耳穴磁珠贴敷疗法:治三叉神经痛。用含磁量500高斯、直径3毫米的磁珠贴敷耳穴,每次只选用其中一侧面颊穴。用75%的酒精作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再将固定在约1平方厘米胶布上的磁珠贴在耳穴上,1周后取下,再在对侧耳部选定贴敷。1个月为一疗程。 按摩法:用拇、食两指捏揉,由轻到重按摩1-2分钟,以能忍受为度。按摩后耳垂发红并有热感最好。

各家论述

本穴性属阴,故能泻火消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风活络,通络止痛。

临床应用

本穴是诊断面部疾病的参考穴,还可以配用治疗颜面痤疮等疾患。该穴的明显压痛点及电测阳性是诊断面部疾病的重要依据。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