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气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恶风、肺气虚证、咳嗽、气喘、气短、神疲、声低、痰白、痰稀、自汗、动辄加重、脉弱、舌质淡、身倦、苔白、易感、补肺气。
肺俞膻中足三里
补气益肺,止咳平喘。主治肺气虚证。咳嗽,气喘,气短,动则尤甚,痰稀色白,语声低怯或自汗,畏风,易感冒,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弱。
以上各穴均可用毫针刺法,补法;足三里可用灸法。
各家论述
肺俞:为肺的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调理肺脏气机的功能作用,对于肺脏的虚实疾患均可取用本穴治疗,是治肺病的要穴。 膻中:为任脉之穴,《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善治气疾,尤以治疗上部气病见长,固有“上气海”之称。取此穴可调理肺脏气机。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使后天之气得充而先天之气得养。
临床应用
本方为肺气虚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咳嗽,气喘,动则尤甚,自汗畏风,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常用于咳嗽、喘哮日久肺气虚证。在肺气虚证的基础上,若出现以下症状者,可灵活加减变化。 1.咳嗽,气喘,痰稀白肺气虚冷明显加脾俞、太渊,灸法。并可加膏肓,以温阳培元。 2.哮喘加合谷、太渊以降气定喘。《针灸经验方》:“喘证:合谷、太渊。”虚劳咳嗽气喘,可加膏肓。《备急千金要方》:“膏肓输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效逆,狂惑妄误……” 3.易感冒,平时可有自汗畏风灸气海、关元以益气固表。若自汗不止,可加合谷、复溜轻刺激以益气固表。
备注
1.中府、膏肓、太渊、足三里,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2.气海、足三里、膻中、太渊、肺俞、脾俞,针用平补平泻法,或针灸并用。 3.气海、足三里、关元、太渊、肺俞,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